<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石字的成語 (223個)

    121

    火風燭

    成語拼音:
    shí huǒ fēng zhú
    成語解釋:
    比喻為時短暫。
    成語出處:
    唐·黃滔《祭宋員外》:“火風燭,驚波逝水,誠修短之無改矣,奈痛傷之有等焉。”
    122

    試金

    成語拼音:
    shì jīn shí
    成語解釋:
    一種黑色堅硬的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這里,端的,現放著試金。”
    123

    水枯

    成語拼音:
    shuǐ kū shí làn
    成語解釋:
    極言歷時長久。
    成語出處:
    郭沫若《女神·湘累》:“我們從春望到秋,從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爛了。”
    124

    枯松老

    成語拼音:
    shí kū sōng lǎo
    成語解釋:
    枯:干枯。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成語出處: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枯松老。”
    125

    山枯

    成語拼音:
    shān kū shí sǐ
    成語解釋:
    極言年代久遠。
    成語出處:
    明·劉基《沁園春》詞:“任龍蛇歌怨,桑榆煙盡,山枯死,畢竟何成。”
    126

    山溜穿

    成語拼音:
    shān liù chuān shí
    成語解釋: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
    127

    爛海枯

    成語拼音:
    shí làn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頭變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成語出處:
    清·王維城《新樂府》之二:“報施適當非為過,虎頭蛇尾事可恥,爛海枯團體固。”
    128

    泐海枯

    成語拼音:
    shí lè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頭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
    成語出處:
    清·倪會鼎《與人書》:“倘邀數行,與貴通家商此數種,傳之通邑大都,此為壽我先人,雖泐海枯,義存無斁。”
    129

    爛江枯

    成語拼音:
    shí làn jiāng kū
    成語解釋:
    直到頭變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史·云南土司傳二·麓川》:“[王驥]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金沙江為界,誓曰:‘爛江枯,爾乃得渡。’”
    130

    水落

    成語拼音:
    shuǐ luò shí chū
    成語解釋:
    水落下去;水底的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經過澄清以后徹底暴露;真相大白。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131

    漱流枕

    成語拼音:
    shù liú zhěn shí
    成語解釋:
    猶言漱枕流。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曰:‘流可枕,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欲礪其齒。’”
    132

    破天驚

    成語拼音:
    shí pò tiān jīng
    成語解釋:
    山崩裂;有驚天動地之勢。原形容箜篌的樂聲忽然高亢;震動了整個天界。現多指突發的大事或文章、議論的驚人。
    成語出處:
    唐 李賀《歌詩集 李憑箜篌引》:“女媧煉補天處,破天驚逗秋雨。”
    133

    十日一水,五日一

    成語拼音: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作畫構思精密,不輕易下筆。
    成語出處: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134

    室金匱

    成語拼音:
    shí shì jīn kuì
    成語解釋:
    亦作“室金鐀”。古代國家收藏重要文獻的地方。
    成語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室金匱之書。”司馬貞索隱:“室、金匱皆國家藏書之處。”
    135

    流金

    成語拼音:
    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語解釋:
    高溫熔化金。形容天氣酷熱。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大熱鑠流金,火弗為益其烈。”
    136

    流金

    成語拼音:
    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語解釋:
    謂溫度極高,能將金熔化。形容酷熱。爍,通“鑠”。
    成語出處:
    唐·康駢《劇談錄·狄惟謙請雨》:“是時炎旱累月,爍流金,晴空萬里。”
    137

    清華

    成語拼音:
    shuǐ shí qīng huá
    成語解釋:
    見“水木清華”。
    成語出處:
    《宋書·隱逸傳論》:“且巖壑閑遠,水清華,雖復崇門八襲,商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仿佛林澤。”
    138

    飲羽

    成語拼音:
    shè shí yǐn yǔ
    成語解釋:
    飲:隱沒;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頭里,隱沒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發箭的力量極強。后也形容武藝高強。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精通》:“養由基射兕中,矢乃飲羽,誠乎兕也。”
    139

    之間

    成語拼音:
    shǐ shí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箭與礧。比喻戰場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紀》:“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于矢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
    140

    枕流

    成語拼音:
    shù shí zhěn liú
    成語解釋:
    舊時指隱居生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王曰:‘流可枕,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欲礪其齒。’”
    * 石的成語,帶石字的成語,包含石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