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相字的成語 (530個)

    501

    指囷

    成語拼音:
    zhǐ què xiāng zèng
    成語解釋:
    囷:圓形的谷倉。指著谷倉里的糧食,表示要捐贈給他人。形容慷慨資助朋友。亦作“指囷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探細的回,別有區處。’”
    502

    真人不露

    成語拼音: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成語解釋:
    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現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悟空,這里人家,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露不真人。恐為久淹,失了大事。”
    503

    雜然

    成語拼音:
    zá rán xiāng xǔ
    成語解釋:
    雜然:紛紛地;許:贊同。紛紛地表示贊成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許。”
    504

    踵武

    成語拼音:
    zhǒng wǔ xiāng jiē
    成語解釋:
    同“踵趾接”。
    成語出處:
    宋·陳亮《跋焦伯強帖》:“諸公巨人踵武接,天下毫發絲粟之才,皆得以牽連成就,況且伯強之卓然能自見者乎!”
    505

    畢露

    成語拼音:
    zhēn xiāng bì lù
    成語解釋:
    真面目完全顯露出來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經陛下醉之以酒,酒醉則真畢露。”
    506

    殘害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cán hài
    成語解釋:
    殘:傷害。自己人互殺害。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殘殺。”
    507

    殘殺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cán shā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殺害。殘:傷害。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殘殺。”
    508

    大白

    成語拼音:
    zhēn xiàng dà bái
    成語解釋:
    :佛教用語;指本來面目;大白:徹底弄清楚了。真實情況完全弄清楚了。
    成語出處: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瘋病治好了,就可以真大白了。”
    509

    肚里好撐船

    成語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成語解釋:
    諛人肚量大。
    成語出處:
    明 葉盛《水東日記 楊大理詩謔》:“蓋諺有之‘宰肚里好撐船’。”
    510

    肚里能行船

    成語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néng xíng chuán
    成語解釋:
    :丞。指人肚量寬大,有涵養
    成語出處:
    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見小人怪,宰肚里能行船。’”
    511

    肚里行舟船

    成語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成語解釋:
    :丞。指人肚量寬大,有涵養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將軍額上跑下馬,宰肚里行舟船。’你這樣氣量窄,將來如何獨當一面,肩挑五岳,胸羅百川,統帥百萬大軍!”
    512

    抵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dǐ wǔ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成語出處:
    章炳麟《答夢庵》:“夢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而復言佛法無二、何自抵牾至此!”
    513

    驚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驚嚇不安。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514

    驚憂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515

    踐踏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jiàn tà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踩。形容軍隊潰敗時各自倉皇逃命的狼狽情況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軍士自踐踏,死者無數。”
    516

    矛盾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成語解釋: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抵觸。矛:古時用來進攻的銳器;盾:古時用來防身的盾牌。
    成語出處:
    《韓非子 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517

    戕賊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qiāng zéi
    成語解釋:
    戕賊:傷害,殘害。自己人互殺害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2回:“我與將軍以勇力齊名,好漢惜好漢,何忍自戕賊乎?”
    518

    水火

    成語拼音:
    zì xiāng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自己人互像水火那樣不能容。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519

    敩學

    成語拼音:
    zuàn xué xiāng cháng
    成語解釋:
    謂教與學互促進。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五,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敩學長也。”
    520

    朝夕

    成語拼音:
    zhāo xī xiāng chǔ
    成語解釋:
    從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關系密切。
    成語出處:
    孫犁《秀露集·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過是因為與我朝夕處,耳聞目染的結果。”
    * 相的成語,帶相字的成語,包含相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