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相字的成語 (530個)
-
261
首尾相連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 成語解釋:
- 見“首尾相繼”。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黃巾來寇,融戰敗,走保都昌,時袁、曹、公孫首尾相連,融兵弱糧寡,孤立一隅,不與相通。”
-
262
首尾相衛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wèi
- 成語解釋:
- 喻互相援救。
- 成語出處:
- 《晉書·溫嶠傳》:“至于首啟戎行,不敢有辭,仆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首尾相衛,又唇齒之喻也。”
-
263
首尾相應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 成語解釋:
- 應:接應。原指作戰時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應。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
264
首尾相援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xiāng yuán
- 成語解釋:
- 謂前后互相照應。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惟首尾相援,則附會之體,固亦無以加于此矣。”
-
265
守望相助
- 成語拼音: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成語解釋:
- 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
266
私相傳授
- 成語拼音:
- sī xiāng chuán shòu
- 成語解釋:
- 私:不公開。私下傳授本領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8回:“他恐鄰國再把音韻學去,更難出人頭地,因此禁止國人,毋許私相傳授。”
-
267
私相授受
- 成語拼音:
- sī xiāng shòu shòu
- 成語解釋:
- 指不是公開的給予和接受。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交與你執著,才有個憑據,你才放心。那有我兩個人私相授受的呢?”
-
268
上下相安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xiāng ān
- 成語解釋:
- 上下:指尊卑、長幼、上級與下級;安:安穩,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無事
- 成語出處:
- 《晉書·束皙傳》:“主無驕肆之怒,臣無嫠纓之請,上下相安,率禮從道。”
-
269
死相枕藉
- 成語拼音:
- sǐ xiāng zhěn jiè
- 成語解釋:
-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 成語出處:
- 《明史·李文祥等傳贊》:“抗言極論,竄嫡接踵,而來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
270
適以相成
- 成語拼音:
- shì yǐ xiā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適:恰好。恰好可以相輔相成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他們兩個好像廟門前立著的那對哼、哈二將,唯其不同,適以相成。”
-
271
三旨相公
- 成語拼音:
- sān zhǐ xiàng gōng
- 成語解釋:
- 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 成語出處:
- 《宋史·王圭傳》:“以其上殿進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訖,云領圣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
272
死者相枕
- 成語拼音:
- sǐ zhě xiāng zhěn
- 成語解釋:
- 枕:以頭枕物。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 成語出處:
- 《魏書·苻堅傳》:“謝石乘勝追擊,至于青岡,死者相枕。”
-
273
山中宰相
- 成語拼音:
-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成語解釋:
-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 成語出處:
- 《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
274
同敝相濟
- 成語拼音:
- tóng bì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猶同惡相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宦者傳序》:“同敝相濟,故其有繁,敗國蠹政之事,不可單書。”
-
275
同病相憐
- 成語拼音: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276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成語拼音: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 成語解釋:
- 憐:憐惜。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277
推誠相待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誠:誠實的心意。指以真心對待人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
278
推誠相見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指以真心對待人。推:展示;誠:誠實的心意。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
279
推誠相信
- 成語拼音:
- tuī chéng xiāng xìn
- 成語解釋:
- 誠:真心。以誠心相待,互相信任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5回:“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之家小也。”
-
280
同惡相黨
- 成語拼音:
- tóng è xiāng dǎng
- 成語解釋:
- 共為惡者相結為黨。
- 成語出處:
- 《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爰究爰度”唐·孔穎疏:“言其同惡相黨,共行虐政也。”
* 相的成語,帶相字的成語,包含相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