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直字的成語 (160個)

    121

    縱曲枉

    成語拼音:
    zòng qǔ wǎng zhí
    成語解釋:
    指縱容有錯誤的人卻冤枉正的人。形容不主持正義。
    成語出處:
    《抱樸子·內篇·微旨》:“縱曲枉,廢公為私,刑加無辜。”
    122

    仗氣

    成語拼音:
    zhàng qì zhí shū
    成語解釋:
    仗:依靠,憑借。指堅持正義,毫不隱諱地寫出真相
    成語出處:
    《陳書·后主紀》:“其有負能仗氣,擯壓當時,……亦宜去此幽谷,翔茲天路。”
    123

    認不諱

    成語拼音:
    zhí rèn bù huì
    成語解釋:
    截了當承認,毫不回避隱瞞。
    成語出處:
    中國近臺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馬子畦一犯即現獲之黃福詭名,亦經質訊明確,認不諱。”
    124

    入公堂

    成語拼音:
    zhí rù gōng t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言行截了當,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九:“可是,咱們就這么入公堂的去說,還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這幾家去!別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嗎?要順口答應的探聽有什么路子可走!”
    125

    如弦

    成語拼音:
    zhí rú xián
    成語解釋:
    像弓弦一樣正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五行志一》載童謠:“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126

    入云霄

    成語拼音:
    zhí rù yún xiāo
    成語解釋:
    云霄:指天空。沖云天。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點起幾百盞明角燈來,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聲縹緲,入云霄。”
    127

    主圣臣

    成語拼音:
    zhǔ shèng chén zhí
    成語解釋: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薛廣德傳》:“張猛進曰:‘臣聞主圣臣。’”
    128

    抒己見

    成語拼音:
    zhí shū jǐ jiàn
    成語解釋:
    爽;抒:抒發;表達。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意見。
    成語出處:
    清 方苞《與李剛主書》:“倘鑒愚誠,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語,一切稚芟,而抒己見,以共明孔子之道。”
    129

    上青云

    成語拼音:
    zhí shàng qīng yún
    成語解釋:
    上:線上升。比喻官運亨通,登高位。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上青云生羽翼。”
    130

    抒胸臆

    成語拼音:
    zhí shū xiōng yì
    成語解釋:
    謂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成語出處:
    明·胡震亨《唐音癸簽》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負力之大,寄悰之深,能抒胸臆,廣酬事物之變而無礙。”
    131

    正色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zhí shéng
    成語解釋:
    謂嚴正執法。
    成語出處:
    《南史·孔休源傳》:“[孔休源]遷御史中丞,正色繩,無所回避,百僚憚之。”
    132

    成語拼音:
    zhí shàng zhí xià
    成語解釋:
    ①上下一貫。②從上到下,從頭到腳。③形容陡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卷四:“凡事都分做兩邊,是底放一邊,非底放一邊。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則分別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則分別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133

    正色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zhí yán
    成語解釋:
    正色:嚴肅或嚴厲的神色。態度嚴肅,語言正。形容剛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成語出處:
    《晉書·王恭傳》:“恭每正色言,道子深憚而忿之。”
    134

    中通外

    成語拼音:
    zhōng tōng wài zhí
    成語解釋:
    蓮的莖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不彎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寬廣,行為端正
    成語出處: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不蔓不枝。”
    135

    吐胸懷

    成語拼音:
    zhí tǔ xiōng huái
    成語解釋:
    率而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成語出處:
    明·楊循吉《朱先生詩序》:“余觀詩不以格律體裁為論,惟求能吐胸懷,實敘景象,讀之可以喻。”
    136

    性狹中

    成語拼音:
    zhí xìng xiá zhōng
    成語解釋:
    性:性格爽;狹中:心中狹隘。性子,小心眼,擱不住事。指沒有寬容人的度量
    成語出處:
    晉·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性狹中,多所不堪。”
    137

    言不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bù huì
    成語解釋:
    率地講話;毫不隱諱(諱:忌諱;隱諱)。
    成語出處:
    《晉書 劉波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言無諱。”
    138

    言讜議

    成語拼音:
    zhí yán dǎng yì
    成語解釋:
    讜:正。指正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甲:“每侍臣賜對,則左右悉去,故言讜議,盡得上達。”
    139

    言骨鯁

    成語拼音:
    zhí yán gǔ gěng
    成語解釋:
    言:正的言論;骨鯁:魚骨卡在喉嚨里。話如不說出來,就像魚骨卡在喉嚨里般難受。比喻為人耿,敢于言,氣節剛正
    成語出處:
    唐·韓愈《爭臣論》:“知朝廷有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譖賞從諫如流之美。”
    140

    言賈禍

    成語拼音:
    zhí yán gǔ huò
    成語解釋:
    :坦率、爽;賈:買,引伸為招致。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言,必及于難。”
    * 直的成語,帶直字的成語,包含直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