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百字的成語 (363個)

    121

    巧成窮

    成語拼音:
    bǎi qiǎo chéng qióng
    成語解釋:
    指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同“巧千窮”。
    成語出處:
    宋 陳師道《寄單州張朝請》詩:“一言悟主心猶壯,巧成窮發自新。”
    122

    巧千窮

    成語拼音:
    bǎi qiǎo qiān qióng
    成語解釋: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成語出處:
    宋 陳師道《早起》詩:“有家無食違高枕,巧千窮只短檠。”
    123

    忍成金

    成語拼音:
    bǎi rěn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
    形容忍耐的可貴。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孝友傳 張公藝》:“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余‘忍’字。”
    124

    思不得其故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語解釋:
    :多次;思:考慮,思考;故:原因。指經過般思索仍舊不能找到其原因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雞不代伏,又何以傳種至今也。此真思不得其故矣。”
    125

    思不得其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成語解釋:
    :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論宗教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誠之人所思不得其解也。”
    126

    思不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jiě
    成語解釋:
    解:理解。經過般反復思索仍不理解。也作“思不得其解”。
    成語出處:
    清 無名氏《葛仙翁全傳》:“思不解,五夜躊躕,故乘隙邀君一面,以決中疑。”
    127

    世不磨

    成語拼音:
    bǎi shì bù mó
    成語解釋:
    磨:消滅,磨滅。千秋萬代永不磨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南匈奴傳論》:“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世不磨矣。”
    128

    世不易

    成語拼音:
    bǎi shì bù yì
    成語解釋:
    千秋萬代永不改變。
    成語出處:
    《漢書 鄒陽傳》:“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愿大王孰計而身行之,此世不易之道也。”
    129

    成語拼音:
    bǎi shùn bǎi yī
    成語解釋:
    形容什么都順從。同“隨”。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況兼正在妙齡,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間,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歡萬喜,依。”
    130

    舍重繭

    成語拼音:
    bǎi shè chóng jiǎn
    成語解釋:
    形容走遠道的辛苦。
    成語出處:
    《尸子 止楚師》:“墨子聞之,舍重繭,往見公輸般。”
    131

    舍重趼

    成語拼音:
    bǎi shè chóng jiǎn
    成語解釋:
    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亦作“舍重繭”。
    成語出處:
    《莊子 天道》:“吾聞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愿見,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務訓》:“昔南榮疇恥圣道之獨亡于己身……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見老聃。”
    132

    事大吉

    成語拼音:
    bǎi shì dà jí
    成語解釋:
    指一切順利;平安無事。
    成語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下 桃符獲罪》:“宜入新年怎生呵,事大吉那般者。”
    133

    身何贖

    成語拼音:
    bǎi shēn hé shú
    成語解釋:
    身:指生命;何:怎能;贖:抵換。意思是自己就有一條命也抵換不回來。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令嫻《祭夫徐敬業文》:“躬奉正衾,親觀啟足。一見無期,身何贖?”
    134

    世流芬

    成語拼音:
    bǎi shì liú fēn
    成語解釋:
    美名永傳于后世。同“世流芳”。
    成語出處:
    清 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結構》:“予以生花之筆,撰為倒峽之詞,使人人贊美,世流芬。”
    135

    世流芳

    成語拼音:
    bǎi shì liú fāng
    成語解釋:
    美名永傳于后世。
    成語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 逼娃逢迎》:“賤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煙花寨,休思世流芳也。”
    136

    思莫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mò jiě
    成語解釋:
    思:般思索。指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成語出處:
    李準《李雙雙》:“小王在一邊,如坐針氈,思莫解。”
    137

    身莫贖

    成語拼音:
    bǎi shēn mò shú
    成語解釋:
    身:自身死一次;贖:抵。拿一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地悼念。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園未歸,館舍先捐。身莫贖,一夢不還。”
    138

    歲千秋

    成語拼音:
    bǎi suì qiān qiū
    成語解釋:
    年,一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歷時很久。
    成語出處:
    明 康海《王蘭卿》第三折:“便活到歲千秋索一死,則不如另尋個身計。”
    139

    順千隨

    成語拼音:
    bǎi shùn qiān suí
    成語解釋:
    形容什么都順從。同“隨”。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六:“李將軍見他聰明伶俐,知書曉事,愛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舉,順千隨。”
    140

    世師

    成語拼音:
    bǎi shì shī
    成語解釋:
    品德學問可以做為代的表率。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圣人,世之師也。”
    * 百的成語,帶百字的成語,包含百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