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用字的成語 (142個)

    121

    行舍藏

    成語拼音:
    yòng xíng cáng shě
    成語解釋:
    就出來做事,不得任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122

    心竭力

    成語拼音:
    yòng xīn jié lì
    成語解釋:
    盡心計和力量。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你股肱之臣,則要你心竭力也。”
    123

    心良苦

    成語拼音:
    yòng xīn liáng kǔ
    成語解釋:
    費勁心血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心良亦苦矣。’”
    124

    賢任能

    成語拼音:
    yòng xián rèn néng
    成語解釋:
    賢良且有能力的人
    成語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陛下益養民愛力,賢任能,疏遠奸諛,進忠鯁,天下悅服,邊備日充。”
    125

    英雄無武之地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成語解釋: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126

    成語拼音:
    yòng xīn yòng yì
    成語解釋:
    猶言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姚雪垠《長夜》九:“其實他并不想曉得正文中講些什么,他只在聚精會神地,意地,向密密的方塊字群中尋找他所要尋找的一個字。”
    127

    逸待勞

    成語拼音:
    yòng yì dài láo
    成語解釋:
    以逸待勞。謂作戰時采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軍奔走疲憊之后,乘機出擊以取勝。
    成語出處:
    《晉書·庾翼傳》:“御以長轡,逸待勞,比及數年,興復可冀。”
    128

    一當十

    成語拼音:
    yòng yī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以寡敵眾。
    成語出處:
    宋 陳善《捫虱新活 張巡殺愛妾劉昌斬孤甥》:“君以孤城,一當十,何以能守?”
    129

    文人

    成語拼音:
    yù yòng wén rén
    成語解釋:
    :帝王所。為帝王所豢養只知道歌功頌德的無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勢力的集團或有勢力的人物而為之吹噓的文人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來請他去編撰縣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頌德,當一名乖乖的御文人,得罪了有頭有臉的人家。”
    130

    之妙,存乎一心

    成語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 ,cún hū yī xīn
    成語解釋:
    妙:巧妙;存乎:存在;心:指思考。運得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動腦筋思考。也作省“運一心”。
    成語出處:
    元·脫脫等《宋史·岳飛傳》:“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之妙;存乎一心。”
    131

    之妙,在于一心

    成語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zài yú yī xīn
    成語解釋:
    妙:巧妙;心:思考,靈活。指兵法運得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湯鎮臺道:且不要管他,‘運之妙,在于一心’。”
    132

    自如

    成語拼音:
    yùn yòng zì rú
    成語解釋:
    自如:活動不受阻礙。形容運得非常熟練、自然。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開明專政論》第五章:“列國并立時代,幅員稍狹,故得厲行專政,而運自如。”
    133

    之不竭

    成語拼音:
    yòng zhī bù jié
    成語解釋:
    竭:盡。無限取而不會使完。
    成語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之不竭。”
    134

    智鋪謀

    成語拼音:
    yòng zhì pù móu
    成語解釋:
    智力,設謀略。亦作“計鋪謀”。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韓元帥率領軍卒,驅將校智鋪謀。”
    135

    之則行,舍之則藏

    成語拼音:
    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
    成語解釋:
    :任;行:做,實行;舍:不;藏:退隱。任就出來做事,不得任就退隱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136

    錐刀之

    成語拼音:
    zhuī dāo zhī yòng
    成語解釋:
    指微小的功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
    137

    中看不中

    成語拼音:
    zhōng kàn bù zhōng yòng
    成語解釋:
    比喻外表好看,其實不中
    成語出處:
    許地山《玉官》:“槍炮軍艦都如明器,中看不中。”
    138

    專款專

    成語拼音:
    zhuān kuǎn zhuān yòng
    成語解釋:
    專門于指定項目的錢款專項使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上級一再強調專款專。”
    139

    執兩

    成語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做事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140

    恣睢自

    成語拼音:
    zì suī zì yòng
    成語解釋:
    恣睢:狂暴;自:自以為是。指狂妄、兇暴、自以為是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懷寵》:“子之在上,無道據傲,荒怠、貪戾、虐眾,恣睢自也。”
    * 用的成語,帶用字的成語,包含用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