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珠字的成語 (153個)
-
81
隨珠彈雀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tán què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理事情輕重失當,得不償失。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
82
探驪得珠
- 成語拼音:
- tàn lí dé zhū
- 成語解釋:
- 驪:古指黑龍。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原指冒大險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
- 成語出處:
- 清 陳其元《庸閑窄筆記 蔣振生書法論》:“如探驪得珠,覺前賢紛紛議論,均為饒舌矣。”
-
83
探驪獲珠
- 成語拼音:
- tàn lí huò zhū
- 成語解釋:
- 驪:黑龍。《莊子·列御寇》記載: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潛入深水,得一顆價值千金的珠。比喻詩文寫作抓住了關鍵
- 成語出處:
- 《古今詩話·探驪獲珠》:“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
-
84
探玄珠
- 成語拼音:
- tàn xuán zhū
- 成語解釋:
- 探:摸取;玄珠:黑珍珠。比喻不懂裝懂,一知半解
- 成語出處:
- 《叔苴子·外編》:“昔人聞赤水中有玄珠也,相與沐而探之。”
-
85
探淵索珠
- 成語拼音:
- tàn yuān suǒ zhū
- 成語解釋:
- 淵:深潭。深探九重之淵,索求千金之珠。比喻反復推敲文詞,務求中肯得宜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9卷:“恐非發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
-
86
吐珠于澤,誰能不含
- 成語拼音:
-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 成語解釋:
- 含:銜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澤,則人人都會取來銜在嘴里。比喻君權旁落,則人人都要謀奪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峬傳》:“故孔子曰:‘吐珠于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畢竟取以為己利,猶出于澤中,誰能不含。”
-
87
五竇聯珠
- 成語拼音:
- wǔ dòu lián zhū
- 成語解釋:
- 五竇:唐代竇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竇群傳》:“兄常、牟、弟癢、鞏皆為郎,工詞章,為《聯珠集》行于時,義取昆弟若五星然。”
-
88
五星聯珠
- 成語拼音:
- wǔ xīng lián zhū
- 成語解釋: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顆行星出現在同一方向,被認為是祥瑞兆頭
- 成語出處:
- 清·薛福成《庸庵筆記·咸豐季年三奸伏誅》:“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登極之日,久陰忽霽,八表鏡清。”
-
89
五星連珠
- 成語拼音:
- wǔ xīng lián zhū
- 成語解釋: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顆行星出現在同一方向,被認為是祥瑞兆頭
- 成語出處:
- 《竹書紀年》上卷:“鳳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
90
薪桂米珠
- 成語拼音:
- xīn guì mǐ zhū
- 成語解釋:
- 薪:柴草。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桂木。指物價昂貴,人民生活很困難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91
仙露明珠
- 成語拼音:
- xiān lù míng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風神秀異。也形容書法秀逸圓潤。
- 成語出處:
- 唐 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
92
涎玉沫珠
- 成語拼音:
- xián yù mò zhū
- 成語解釋:
-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濺的美麗景象。
- 成語出處:
-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
93
懸珠編貝
- 成語拼音:
- xuán zhū biān bèi
- 成語解釋:
- 懸:吊掛。懸掛的明珠,編排整齊的貝殼。形容人眼睛明亮美麗和牙齒潔白整齊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
-
94
一串驪珠
- 成語拼音:
- yī chuàn lí zhū
- 成語解釋:
- 驪珠:一種珍貴的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比喻歌聲宛轉就象成串的驪珠一樣。
- 成語出處:
- 明·陶宗儀《輟耕錄》:“有字多聲少,有聲少字多,所謂一串驪珠也。”
-
95
韞櫝藏珠
- 成語拼音:
- yùn dú cáng zhū
- 成語解釋:
- 韞:蘊藏。櫝:木匣子。指珠寶藏在木匣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幽閨記》:“酒家眠,權休息,韞櫝藏珠隱塵跡,萬里前程在咫尺。”
-
96
魚目混珠
- 成語拼音:
- yú mù hùn zhū
- 成語解釋:
- 魚目:魚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 成語出處:
- 漢 魏伯陽《參同契》上卷:“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
-
97
魚目間珠
- 成語拼音:
- yú mù jiān zhū
- 成語解釋:
- 見“魚目混珠”。
- 成語出處: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98
眼內無珠
- 成語拼音:
- yǎn nèi wú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識貨或看不出好壞。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
-
99
玉潤珠圓
- 成語拼音:
- yù rùn zhū yuán
- 成語解釋:
- 潤:細膩光滑。象珠子一樣圓,象玉石一樣光潤。比喻歌聲宛轉優美,或文字流暢明快。
- 成語出處:
- 唐 張文琮《詠水詩》:“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
-
100
玉碎珠沉
- 成語拼音:
- yù suì zhū chén
- 成語解釋:
- 比喻美女的死亡。
- 成語出處:
- 《再生緣》第29回:“若非奎璧生謀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間。”
* 珠的成語,帶珠字的成語,包含珠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