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狼字的成語 (117個)

    101

    拒虎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jù hǔ
    成語解釋:
    見“引虎拒”。
    成語出處: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而引拒虎之禍,勢又緣茲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102

    入室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rù shì
    成語解釋:
    引:招引;把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
    成語出處:
    元 張國寶《羅李郎》:“我不是引的來屋里窩,尋得蛐蜒鉆耳朵。”
    103

    自衛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zì wèi
    成語解釋:
    猶言引虎自衛。
    成語出處:
    王樹楠《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自衛之喻。”
    104

    鷹視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語解釋: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105

    鷹視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gù
    成語解釋:
    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106

    鹯視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gù
    成語解釋:
    “鹯”念zhān。謂如同鹯視物。形容目光貪婪。
    成語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其余鋒捍特起,鹯視顧,爭為裊雄者,不可勝數。”
    107

    鷹脧

    成語拼音:
    yīng suō láng gù
    成語解釋:
    見“鷹視顧”。
    成語出處:
    《天雨花》第二一回:“鷹脧顧為非善,柳黛蛾眉殺氣橫。”
    108

    贓賄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見“贓賄藉”。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三年》:“中書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鄭愔俱掌銓衡,傾附勢要,贓賄籍,數外留人,授擬不中,逆用三年闕,選法大壞。”
    109

    贓賄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亦作“贓賄籍”。
    成語出處:
    《陳書 蔡景歷傳》:“天嘉之世,贓賄藉,圣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復。”
    110

    贓貨

    成語拼音:
    zāng huò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宋書 劉穆之傳》:“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贓貨藉,揚州刺史王弘遣從事檢校。”
    111

    贓穢

    成語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古今小說 沉小霞相會出師表》:“一到京師,看見嚴家贓穢藉,心中甚怒。”
    112

    鷙擊

    成語拼音:
    zhì jī láng shì
    成語解釋:
    謂兇狠地殘害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王鉷傳》:“林甫方興大獄,撼東宮,誅不附己者,以鉷險刻,可動以利,故倚之,使鷙擊噬。”
    113

    中山

    成語拼音:
    zhōng shān láng
    成語解釋:
    比喻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子系中山,得志便猖狂。”
    114

    贓私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會稽文孝王道子傳》:“[茹千秋]其子壽齡為樂安令,贓私藉,畏法奔逃,竟無罪惡罰,傲然還縣。”
    115

    贓私

    成語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晉書 孫盛傳》:“溫得盛箋遣從事重案之,贓私籍,檻車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116

    贓污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元黃氏《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故事劉公神道碑》:“要束木之黨八人為道州路總管,敗政害民,贓污籍。”
    117

    贓污

    成語拼音:
    zāng wū láng jí
    成語解釋:
    指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藉。”
    * 狼的成語,帶狼字的成語,包含狼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