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牽字的成語 (48個)
-
41
牽著鼻子走
- 成語拼音:
- qiān zhé bí zǐ zǒu
- 成語解釋:
- 牛總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聽命于人
- 成語出處:
-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九章:“不能打草驚蛇,不能讓敵人牽住鼻子走,這是兵家最忌!”
-
42
肉袒牽羊
- 成語拼音:
- ròu tǎn qiān yáng
- 成語解釋:
- 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古代戰敗投降的儀式。
- 成語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
43
神牽鬼制
- 成語拼音:
- shén qiān guǐ zhì
- 成語解釋:
- 謂受到多方面牽制而不能任意行事。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非若詩賦古文,容易得意疾書,不受神牽鬼制者。”
-
44
順手牽羊
- 成語拼音:
-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 成語解釋:
- 順:方便。指順手把羊牽走。比喻順便利用可乘之機施展手法或手腕。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鄭玄注:“用右手便。”
-
45
無牽無掛
- 成語拼音:
- wú qiān wú guà
- 成語解釋:
- 形容沒有拖累;非常放心。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1回:“北俠原是無牽無掛之人,不能推辭,同上茉花村去了。”
-
46
系頸牽羊
- 成語拼音:
- xì jǐng qiān yáng
- 成語解釋:
- 系:拴縛。用繩系住脖子,用手牽著羊。形容投降請罪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宋帝顯德佑二年》:“祺讀至‘免系頸牽羊’之語,太后泣謂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謝。”
-
47
意惹情牽
- 成語拼音:
- yì rě qíng qiān
- 成語解釋: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
-
48
一無牽掛
- 成語拼音:
- yī wú qiān guà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任何掛念的人和事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他橫豎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掛,當下由杭赴蘇,尋著了那位幫帶。”
* 牽的成語,帶牽字的成語,包含牽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