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物字的成語 (213個)

    121

    儻來之

    成語拼音:
    tǎng lái zhī wù
    成語解釋:
    儻來:偶然、意外得來的。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財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之儻來,寄者也。”
    122

    倘來之

    成語拼音:
    tǎng lái zhī wù
    成語解釋:
    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東西。同“儻來之”。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這錢財是倘來之。”
    123

    頭面人

    成語拼音:
    tóu miàn rén wù
    成語解釋: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成語出處: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
    124

    探囊取

    成語拼音:
    tàn náng qǔ wù
    成語解釋: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爾。”
    125

    兔死狐悲,傷其類

    成語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成語解釋:
    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126

    天生尤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yóu wù
    成語解釋:
    指容貌艷麗的女子。
    成語出處: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砥節》:“看他雖是禪蹤,自然冶態,正是那天生尤,世不虛名。”
    127

    陳喻

    成語拼音:
    tuō wù chén yù
    成語解釋:
    借事設喻。
    成語出處:
    元·楊載《詩法家教·諷諫》:“古人凡欲諷諫,多借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陳喻,以通其意。”
    128

    感懷

    成語拼音:
    tuō wù gǎn huái
    成語解釋:
    假借事抒發胸懷。
    成語出處:
    清·汪琬《說鈴》:“故能托感懷,纏綿凄惻,若使饑寒切膚,亦未暇爾爾。”
    129

    連類

    成語拼音:
    tuō wù lián lèi
    成語解釋:
    指援引類似的事寄托己意。見“托引類”。
    成語出處:
    明·王煒《書胡立三先生詩稿后》:“詩之為用,共托連類,足以寓人不能宣之意。”
    130

    鐵腕人

    成語拼音:
    tiě wàn rén wù
    成語解釋: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軍事手段進行領導或控制的人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6章:“大都覺得工人們被陸明挑逗起來的不滿情緒隨著鐵腕人甩出的那個清脆見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煙消云散了。”
    131

    寓感

    成語拼音:
    tuō wù yù gǎn
    成語解釋:
    假借外寄托情感。
    成語出處:
    明·王煒《慈竹堂記》:“夫奉親致養者,孝子之折分;托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132

    引類

    成語拼音:
    tuō wù yǐn lèi
    成語解釋:
    指援引類似的事寄托己意。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答黃魯直書》:“《古風》二首,托引類,真得古詩人之風,而軾非其人也。”
    133

    緣情

    成語拼音:
    tǐ wù yuán qíng
    成語解釋:
    謂詩賦的狀與抒情。語本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而瀏亮。”
    成語出處:
    語出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而瀏亮。”
    134

    寓興

    成語拼音:
    tuō wù yù xīng
    成語解釋:
    假借外寄托情致。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文同》:“凡于翰墨之間托寓興,則見于水墨之戲。”
    135

    天災

    成語拼音:
    tiān zāi wù guài
    成語解釋:
    災:災禍。天地間所發生的災害和變異
    成語出處:
    《明史·王家屏傳》:“天災怪,罔徹宸聰,國計民生,莫關圣慮。”
    136

    不平則鳴

    成語拼音: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語解釋:
    平:公平;鳴:發出聲音。指人或事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不得其平則鳴。”
    137

    腐蟲生

    成語拼音:
    wù fǔ ch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范增論》:“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138

    阜民安

    成語拼音:
    wù fǔ mín ān
    成語解釋:
    阜:豐富。產豐富,人民安樂。
    成語出處:
    《后漢書·劉陶傳》:“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
    139

    阜民康

    成語拼音:
    wù fù mín kāng
    成語解釋:
    產豐富,人民安康。
    成語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大明御極,遠紹虞唐,河清海晏,阜民康。”
    140

    阜民熙

    成語拼音:
    wù fù mín xī
    成語解釋:
    阜:豐富;熙:吉祥。產豐富,人民幸福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我則待罷刀兵,安社稷,則要的阜民熙,則俺這為臣子要當竭力。”
    * 物的成語,帶物字的成語,包含物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