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爪字的成語 (35個)
-
21
握拳透爪
- 成語拼音:
- wò quán tòu zhǎo
- 成語解釋:
- 爪:指甲。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晉書 卞壺傳》:“卞壺拒蘇峻,父子戰死。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
22
舞爪張牙
- 成語拼音:
- wǔ zhǎo zhāng yá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猛獸的兇相,后常用來比喻猖狂兇惡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李文蔚《張子房祀橋進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張牙,將你來攔定。”
-
23
心腹爪牙
- 成語拼音:
- xīn fù zhǎo yá
- 成語解釋:
- 心腹:比喻親信;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親信羽翼
- 成語出處:
- 《魏書》:“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爪牙。”
-
24
雪鴻指爪
- 成語拼音:
- xuě hóng zhǐ zhǎo
- 成語解釋:
- 同“雪泥鴻爪”。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與徐子與書》:“雪鴻指爪,又未知竟落何地也。”
-
25
修鱗養爪
- 成語拼音:
- xiū lín yǎng zhǎo
- 成語解釋:
- 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 成語出處:
- 鄒魯《浙江光復》:“處州黨員極多,因該處崇山峻嶺,可為修鱗養爪之用。”
-
26
心膂爪牙
- 成語拼音:
- xīn lǚ zhǎo yá
- 成語解釋:
- 膂:脊骨;爪牙:近衛武臣。指親近武臣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入作心膂,出為爪牙。”
-
27
雪泥鴻爪
- 成語拼音:
- xuě ní hóng zhǎo
- 成語解釋:
- 指鴻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下的痕跡。鴻:鴻雁。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
28
雪中鴻爪
- 成語拼音:
- xuě zhōng hóng zhǎo
- 成語解釋:
- 同“雪泥鴻爪”。
- 成語出處:
- 清·陳維菘《水調歌頭·題友人詞并示方鄴大匡》詞:“萬象雪中鴻爪,一過已忘情。”
-
29
一鱗半爪
- 成語拼音:
- yī lín bàn zhǎo
- 成語解釋:
- 鱗:魚類的鱗片。爪:鳥獸的腳趾。指繪畫中龍飛騰于云霧中;只顯露出部分鱗片和幾只爪。
- 成語出處:
- 唐 高仲武《中興間氣集 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于諷刺,亦有陳拾遺一鱗半甲。”
-
30
一鱗片爪
- 成語拼音:
- yī lín piàn zhǎo
- 成語解釋:
- 見“一鱗一爪”。
- 成語出處:
- 《〈王西彥小說選〉自序》:“現在重讀自己這一鱗片爪時,就愈益感覺到,對那個暴風雨前的黑暗時代,我們實在太需要宏偉的史詩了。”
-
31
一鱗一爪
- 成語拼音:
- yī lín yī zhǎo
- 成語解釋:
- 原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高仲武《中興閑氣集·蘇渙》:“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上廣州李帥,其文意長于諷刺,亦有陳拾遺一鱗半甲。”
-
32
鷹心雁爪
- 成語拼音:
- yīng xīn yàn zh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心靈手快。
- 成語出處:
-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銀,打通關節,救拔囚牢,則俺燕青呵!須不是鷹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
33
張牙舞爪
- 成語拼音:
- zhāng yá wǔ zhǎo
- 成語解釋:
-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兇惡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于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
34
爪牙之將
- 成語拼音:
- zhǎo yá zhī jiàng
- 成語解釋:
-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勇敢的衛士或得力的助手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圣武記》第11卷:“爪牙之將,用不拘資。”
-
35
爪牙之士
- 成語拼音:
- zhǎo yá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勇敢的衛士或得力的助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越語上》:“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 爪的成語,帶爪字的成語,包含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