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深字的成語 (256個)

    181

    圖遠慮

    成語拼音:
    shēn tú yuǎn lǜ
    成語解釋:
    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成語出處:
    漢·仲長統《昌言下》:“又況愚人之愚,而望其遵巡正路,謙虛節儉,圖遠慮,為國家校計者乎。”
    182

    圖遠算

    成語拼音:
    shēn tú yuǎn suàn
    成語解釋:
    見“謀遠慮”。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朱佑景丹等傳論》:“然原夫圖遠算,固將有以焉爾。”
    183

    文奧義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ào yì
    成語解釋:
    奧:含義,不好理解。文詞、言語艱,含義晦澀難懂
    成語出處:
    清·石承楣《讀呂新吾先生閨范題辭》詩:“文奧義煩音釋,棘句鉤章費削除。”
    184

    文大義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dà yì
    成語解釋:
    奧的大道理。
    成語出處:
    葉圣陶《四三集·招魂》:“談話不敷衍,不散慢,即使并沒有什么文大義談出來,但靈魂與靈魂對面,總覺有古人詩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樂趣。”
    185

    文附會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fù huì
    成語解釋:
    見“文傅會”。
    成語出處:
    《明史·徐石麟傳》:“當是時,帝以威刑馭下,法官引律,大抵文附會,予重比。”
    186

    文傅會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fù huì
    成語解釋:
    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成語出處:
    《明史·仁宗紀》:“吏或文傅會,以致冤濫。”
    187

    文峻法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jùn fǎ
    成語解釋:
    猶言嚴刑峻法。
    成語出處:
    《北齊書·李維廉傳》:“顯祖嘗召見,問以治方,語及政刑寬猛,帝意文峻法,稚廉固以為非,帝意不悅。”
    188

    文羅織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luó zhī
    成語解釋:
    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嚴峻;羅織:虛構種種罪名,對無辜者加以誣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
    成語出處:
    清·汪琬《跋序》:“此皆當國者文羅織,不足為據。”
    189

    文巧詆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iǎo dǐ
    成語解釋:
    羅織罪名,蓄意毀謗。
    成語出處:
    《史記·汲鄭列傳》:“而刀筆吏專文巧詆,陷人于罪。”
    190

    文巧劾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iǎo hé
    成語解釋:
    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嚴峻;劾:揭發罪狀。以巧妙手段,羅織罪名,陷人于罪
    成語出處:
    《周書·蘇綽傳》:“今之從政者不然。文巧劾,寧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191

    文曲折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ǔ shé
    成語解釋:
    歪曲地援引法律條文,不露痕跡地陷人于罪。
    成語出處:
    《宦海》第六回:“他卻要賣弄自己的精明,張大自家的勢焰,文曲折的送了這個人的腦袋,方才覺得心中舒服。”
    192

    惡痛詆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dǐ
    成語解釋:
    :很,十分;惡:厭惡;詆:詆毀。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運動所應取的路向》:“我們對于舊文字,應該不要那么時髦地一概的惡痛詆。”
    193

    惡痛恨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hèn
    成語解釋:
    :很,十分;惡:厭惡。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巴金《談》:“倘使我對剝削人、壓迫人的制度并不惡痛恨,那么我絕不會寫《家》《春》《秋》那樣的書。”
    194

    惡痛疾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jí
    成語解釋: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惡而痛絕之也。”
    195

    惡痛絕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jué
    成語解釋:
    :很;十分;惡:厭惡;痛:痛恨;絕:極點。指對某人或對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惡而痛絕之也。”
    196

    惟重慮

    成語拼音:
    shēn wéi zhòng lǜ
    成語解釋:
    思熟慮。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嚴助傳》:“今天惟重慮,明太平以弼朕失。”
    197

    文周納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à
    成語解釋: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據事實而牽強附會給人硬加罪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文。”
    198

    文周內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èi
    成語解釋: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獄,必以情本倫常依法比,不為文周內。”
    199

    信不疑

    成語拼音:
    shēn xìn bù yí
    成語解釋:
    非常相信;毫不懷疑。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夢狼》:“慰藉翁者,咸以為道路訛傳,惟翁則信不疑。”
    200

    淵薄冰

    成語拼音:
    shēn yuān bó bīng
    成語解釋:
    面對著淵,腳踩著薄冰。比喻處境危險,心存戒懼。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淵,如履薄冰。”
    * 深的成語,帶深字的成語,包含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