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涂字的成語 (69個)
-
61
異涂同歸
- 成語拼音:
- yì tú tóng guī
- 成語解釋:
- 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漢 桓寬《鹽鐵論 論儒》:“圣人異涂同歸,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
62
曳尾泥涂
- 成語拼音:
- yè wěi ní tú
- 成語解釋:
-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齷齪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宋·蘇轍《和子瞻濠州七絕·逍遙臺》:“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
63
曳尾涂中
- 成語拼音:
- yè wěi t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與其位列卿相,受爵祿、刑罰的管束,不如隱居而安于貧賤。后也比喻在污濁的環境里茍且偷生。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64
搖尾涂中
- 成語拼音:
- yáo wěi t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莊子·秋水》。曳尾,猶
- 成語出處:
-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
-
65
字若涂鴉
- 成語拼音:
- zì ruò tú yā
- 成語解釋:
- 涂鴉: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比喻書法拙劣、幼稚
- 成語出處:
- 唐·盧全《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
66
沾體涂足
- 成語拼音:
- zhān tǐ tú zú
- 成語解釋:
- 沾:浸濕、浸染;涂:泥。身體被沾濕,腳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勞苦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齊語》:“沾體涂足,暴其發膚,盡其四肢之敏,以從事于田野。”
-
67
坐于涂炭
- 成語拼音:
- zuò yú tú tàn
- 成語解釋:
- 涂炭:比喻污濁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處于不干凈的環境,自身也被玷污。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
68
擿埴索涂
- 成語拼音:
- zhì zhí suǒ tú
- 成語解釋:
- 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69
摘埴索涂
- 成語拼音:
- zhāi zhí suǒ tú
- 成語解釋:
- 盲人以杖點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嚴復《救亡決論》:“凡舟車之運轉流行,道里之險易澀滑,巖墻之必壓,坎陷之至兇,摘埴索涂,都忘趨避。”
* 涂的成語,帶涂字的成語,包含涂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