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海字的成語 (298個)

    101

    立云垂

    成語拼音:
    hǎi lì yún chuí
    成語解釋:
    形容文辭氣魄極大。
    成語出處:
    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九天之云下垂,四之水皆立。”
    102

    河門

    成語拼音:
    hé mén hǎi kǒu
    成語解釋:
    比喻說大話。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你忒河門口,不要我揀好的,我不道的揀好的去哩。”
    103

    河目

    成語拼音:
    hé mù hǎi kǒu
    成語解釋:
    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口:像大一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生民》:“后稷呱矣。”唐 孔穎達疏:“若孔子之河目口,文王之四乳龍顏之類。”
    104

    侯門如

    成語拼音:
    hóu mén rú hǎi
    成語解釋:
    侯門:舊指顯貴人家;:形容深。侯門象大那樣深邃。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地位懸殊而疏遠隔絕。
    成語出處:
    唐 崔郊《贈女婢》詩:“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從此蕭郎是路人。”
    105

    侯門似

    成語拼音:
    hóu mén sì hǎi
    成語解釋:
    王公貴族的門庭像大那樣深遂。舊時豪門貴族、官府的門禁森嚴,一般人不能輕易進入。也比喻舊時相識的人,后因地位懸殊而疏遠。
    成語出處:
    唐·崔郊《贈去婢》:“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中;侯門一入深如,從此蕭郎是路人。”
    106

    盟山咒

    成語拼音:
    hǎi méng shān zhòu
    成語解釋:
    猶言誓山盟。
    成語出處:
    明·梁辰魚《醉太平·暮愁閨怨》套曲:“盟山咒,都隨一江逝水東流。”
    107

    納百川

    成語拼音:
    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語解釋:
    納:容納,包容。大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成語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108

    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成語拼音:
    hǎi nèi cún zhī jǐ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成語解釋:
    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盡管遠在天涯角也像近鄰一樣。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親近。內;四之內;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把國內稱為內;現泛指世界。天涯:天邊;比鄰:緊靠的邊鄰。
    成語出處: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9

    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成語拼音: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成語解釋:
    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成語出處: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10

    內鼎沸

    成語拼音:
    hǎi nèi dǐng fèi
    成語解釋:
    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袁術傳》:“今內鼎沸,劉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于諸何如?”
    111

    內澹然

    成語拼音:
    hǎi nèi dàn rán
    成語解釋:
    內:四之內;澹然:安靜的樣子。形容國家安定,生活正常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揚雄傳》:“內澹然,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112

    內無雙

    成語拼音:
    hǎi nèi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
    內:四之內,舊指中國,現亦指世界各地。四之內獨一無二。
    成語出處:
    漢·東方朔《答客難一首》:“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內無雙,則可謂博聞。”
    113

    河清

    成語拼音:
    hé qīng hǎi jié
    成語解釋:
    黃河水清,大干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成語出處:
    《西京雜記》卷四引漢·枚乘《柳賦》:“小臣莫效于鴻毛,穿街鮮而嗽醪。雖復河清竭,終無增景于邊撩。”
    114

    河清

    成語拼音:
    hé qīng hǎi yàn
    成語解釋: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唐 顧況《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晏窮寥廓。”
    115

    河清

    成語拼音:
    hé qīng hǎi yàn
    成語解釋:
    見“河清晏”。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垂衣而治,際河清宴之期;乘鉞有虔,鼓雷厲風飛烈。”
    116

    浩如煙

    成語拼音:
    hào rú yān hǎi
    成語解釋:
    浩:廣大;眾多;煙:茫茫大。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形容書籍、資料、文獻等非常豐富。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進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抉摘幽隱,枝計毫厘。”
    117

    浩若煙

    成語拼音:
    hào ruò yān hǎi
    成語解釋:
    浩:廣大,眾多;煙:茫茫大。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
    成語出處:
    宋·晁補之《北渚亭賦》:“其下陂湖汗漫,葭蘆無畔,菱荷荇藻,蘅荃杜茝,眾物居之,浩若煙。”
    118

    水不可斗量

    成語拼音: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成語解釋:
    斗:量器。指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成語出處:
    《淮南子·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不可斗斛也。”
    119

    回山倒

    成語拼音:
    huí shān dǎo hǎi
    成語解釋:
    形容力量和氣勢極強大,能壓倒一切。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高閭傳》:“昔世祖以回山倒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
    120

    桑陵谷

    成語拼音:
    hǎi sāng líng gǔ
    成語解釋:
    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成語出處:
    清·朱彜尊《玉帶生歌》:“桑陵谷又經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 海的成語,帶海字的成語,包含海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