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海字的成語 (298個)

    221

    之內皆兄弟

    成語拼音: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語解釋: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四”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22

    石爛

    成語拼音:
    shí làn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石頭變土,水干涸。比喻永久。
    成語出處:
    清·王維城《新樂府》之二:“報施適當非為過,虎頭蛇尾事可恥,石爛枯團體固。”
    223

    石泐

    成語拼音:
    shí lè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石頭碎裂,水干涸。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
    成語出處:
    清·倪會鼎《與人書》:“倘邀數行,與貴通家商此數種,傳之通邑大都,此為壽我先人,雖石泐枯,義存無斁。”
    224

    蜃樓

    成語拼音:
    shèn lóu hǎi shì
    成語解釋:
    舊時比喻人世繁華的虛幻。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羅剎市》:“嗚呼!顯榮富貴,當于蜃樓市中求耳!”
    225

    山盟

    成語拼音:
    shān méng hǎi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盟誓像山、一樣永世不變。多表示對愛情的堅貞。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誓山盟總是賒。”
    226

    山南

    成語拼音:
    shān nán hǎi běi
    成語解釋:
    指遙遠不能確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北呢?”
    227

    時清

    成語拼音:
    shí qīng hǎi yàn
    成語解釋:
    時世清平,四方安定。
    成語出處:
    《敦煌曲子詞·獻忠心》:“時清宴定風波,恩光六塞,瑞氣遍山坡。”
    228

    山容

    成語拼音:
    shān róng hǎi nà
    成語解釋:
    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一樣容物。
    成語出處:
    唐·歐陽詹《送張尚書書》:“以尚書山容納,則自斷于胸襟矣,豈在攸攸八行尺牘進退于人乎?”
    229

    壽山福

    成語拼音:
    shòu shān fú hǎi
    成語解釋:
    壽象山那樣久,福象那樣大。舊時用于祝人長壽多福。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2回:“屏門上,掛一軸‘壽山福’的橫披畫。”
    230

    生死苦

    成語拼音:
    shēng sǐ kǔ hǎi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眾生輪回六道,生生死死,茫無涯際,有如大
    成語出處:
    唐·慧能《壇經·行由品》:“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
    231

    誓山盟

    成語拼音:
    shì shān méng hǎi
    成語解釋:
    同“山盟誓”。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頓忘了誓山盟,頓忘了音書不寄來。”
    232

    尸山血

    成語拼音:
    shī shān xuè hǎi
    成語解釋:
    形容殺人之多。
    成語出處:
    《三國志平話》中卷:“兩壁相并,把長安變為尸山血。”
    233

    桑田碧

    成語拼音:
    sāng tián bì hǎi
    成語解釋:
    同“桑田滄”。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詩:“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須臾改。”
    234

    桑田滄

    成語拼音:
    sāng tián cāng hǎi
    成語解釋:
    桑田:農田。大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成語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三為桑田。”
    235

    石投大

    成語拼音:
    shí tóu dà hǎi
    成語解釋:
    石投中迅速沒入,比喻毫無反響或杳無音信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0回:“呂岳聞楊瑨之言,如石投大,半晌無言。”
    236

    山行宿

    成語拼音:
    shān xíng hǎi xiǔ
    成語解釋:
    行于山間和宿于上。謂行旅艱險。
    成語出處:
    唐·韓愈《南神廟碑》:“方地數千里,不識盜賊,山行宿,不擇處所。”
    237

    山肴

    成語拼音:
    shān yáo hǎi cuò
    成語解釋:
    猶言山珍味。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當下山肴錯,不記其數。”
    238

    山珍

    成語拼音:
    shān zhēn hǎi cuò
    成語解釋:
    錯:指各種味。山野和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成語出處:
    唐 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錯棄藩籬,烹犢炮羔如折葵。”
    239

    山陬

    成語拼音:
    shān zōu hǎi shì
    成語解釋:
    山隅和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澨,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240

    山陬

    成語拼音:
    shān zōu hǎi shì
    成語解釋:
    山隅和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 王晫《今世說 德行》:“宦轍所至,山陬筮,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 海的成語,帶海字的成語,包含海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