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流字的成語 (340個)

    261

    痛哭

    成語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傷心地痛哭。痛哭:盡情大哭;涕:眼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
    262

    慟哭

    成語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成語解釋:
    慟:哀痛;涕:眼淚。形容極其悲痛傷心
    成語出處:
    宋·陳亮《祭朱壽之文》:“今子之死,乃獨有感于余心而興不幸之嘆,至于慟哭涕不能自已。”
    263

    合污

    成語拼音:
    tóng liú hé wū
    成語解釋:
    思想、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污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俗。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下》:“同乎俗,合乎污世。”
    264

    涕淚交

    成語拼音:
    tì lèi jiāo liú
    成語解釋:
    鼻涕眼淚同時下,形容極度哀痛。同“涕淚交零”。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六:“是何微類,誤我至尊,乞明驗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惡。興言及此,涕淚交。”
    265

    溯源

    成語拼音:
    tǎo liú sù yuán
    成語解釋:
    謂深究事物的源本末。
    成語出處:
    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余自少讀詩,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諸大家,皆欲討溯源,窮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詩之難。”
    266

    頭破

    成語拼音:
    tóu pò liú xuè
    成語解釋:
    打破了頭,血滿面。形容遭受慘敗或嚴重的打擊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劉彥明《敦煌實錄》:“賊欲破棺,撰叩頭、數請,頭破血,賊義而釋之,由是顯名。”
    267

    頭破血

    成語拼音:
    tóu pò xuè liú
    成語解釋:
    打破了頭;血出來了。形容受到嚴重打擊或慘遭失敗時的狼狽相。
    成語出處:
    唐 呂道生《定命錄 桓臣范》:“其如果偷兩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與夫相打頭破血。”
    268

    聽其自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liú
    成語解釋:
    指不加約束、引導,聽任自由發展。
    成語出處:
    《淮南子 修務訓》:“聽其自,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69

    土壤細

    成語拼音:
    tǔ rǎng xì liú
    成語解釋: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故能就其深。”
    270

    涕泗橫

    成語拼音:
    tì sì héng liú
    成語解釋:
    眼淚鼻涕滿臉亂淌。形容極度悲傷。亦作“涕泗縱橫”。
    成語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陶公疾篤”劉孝標注引王隱《晉書》:“臨書振腕,涕泗橫。”
    271

    涕泗交

    成語拼音:
    tì sì jiāo liú
    成語解釋:
    眼淚鼻涕一起下。形容痛哭的樣子。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元順傳》:“順即哽塞,涕泗交,久而不能言,遂令換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儀辭還邠州,復為上言邊事,至涕泗交。”
    272

    倜儻風

    成語拼音:
    tì tǎng fēng liú
    成語解釋:
    倜儻:超逸豪爽,不拘束;風:英俊有才學。英俊瀟灑,不拘禮法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南邑某生,少而聰慧,既長,豐神韶秀,倜儻風。”
    273

    談吐如

    成語拼音:
    tán tǔ rú liú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滔滔不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是日焦大郎安排晚飯與滿生同吃,滿生一席之間,談吐如,更加酒興豪邁,痛飲不醉,大郎一發投機,以為相見之晚。”
    274

    同源共

    成語拼音:
    tóng yuán gòng liú
    成語解釋:
    有同一源頭、向。比喻同一,統一。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沐浴玄德,稟仰大龢。”
    275

    同源異

    成語拼音:
    tóng yuán yì liú
    成語解釋: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寄粹夫》詩之一:“君就河內棲,予從關西役;同源異止,撫事乘心跡。”
    276

    文筆

    成語拼音:
    wén bǐ liú chàng
    成語解釋:
    文字通順,讀起來不費力
    成語出處:
    277

    文采風

    成語拼音:
    wén cǎi fēng liú
    成語解釋:
    ①橫溢的才華與瀟灑的風度。②指才華橫溢與風度瀟灑的人物。
    成語出處: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今尚存。”清·惲敬《同游海幢寺記》:“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為世事牽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風、友朋意氣相尚。”
    278

    無恥下

    成語拼音:
    wú chǐ xià liú
    成語解釋:
    無恥:不知恥辱;下:引起性欲或繪聲繪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恥,低級下
    成語出處:
    279

    萬古

    成語拼音:
    wàn gǔ liú fāng
    成語解釋:
    好名聲永遠傳。萬古:千秋萬代;傳;芳:香;比喻好名聲。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老宰輔,你若存的趙氏孤兒,當名垂青史,萬古芳。”
    280

    萬壑爭

    成語拼音:
    wàn hè zhēng liú
    成語解釋:
    壑:深溝,借指溪。許多溪水競相奔。形容山中勝景。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 流的成語,帶流字的成語,包含流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