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水字的成語 (466個)

    341

    楔不通

    成語拼音:
    shuǐ xiē bù tōng
    成語解釋:
    見“泄不通”。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敕既下,楔不通,川縣相知,榜標道路。”
    342

    宿風餐

    成語拼音:
    shuǐ xiǔ fēng cān
    成語解釋:
    上住宿,臨風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艱苦。
    成語出處:
    元·薩都刺《還京口》詩:“吏人莫見參軍面,宿風餐鬢發焦。”
    343

    秀山明

    成語拼音:
    shuǐ xiù shān míng
    成語解釋:
    山光明媚,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秀。”
    344

    性隨邪

    成語拼音:
    shuǐ xìng suí xié
    成語解釋:
    邪:不正派。比喻沒有主見,不正派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枉了他那眼霜臥雪,阿媽他性隨邪。”
    345

    宿山行

    成語拼音:
    shuǐ xiǔ shān xíng
    成語解釋:
    夜宿于,日行于山。形容長途跋涉。
    成語出處:
    唐·李嘉佑《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詩:“一官萬里向豐溪,宿山行魚浦西。”
    346

    性楊花

    成語拼音:
    shuǐ xìng yáng huā
    成語解釋:
    像流那樣易變;像楊花那樣輕飄。舊時比喻婦女在感情上不專一;作風輕浮。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小孫屠》:“你休得假惺惺,楊花性無憑準。”
    347

    月觀音

    成語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成語解釋: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中月影狀的稱月觀音。見《法華經 普門品》。后用以喻人物儀容清俊秀逸。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月觀音現。”
    348

    月鏡花

    成語拼音:
    shuǐ yuè jìng huā
    成語解釋:
    中月,鏡中花。比喻虛幻景象。
    成語出處: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349

    月鏡像

    成語拼音:
    shuǐ yuè jìng xiàng
    成語解釋:
    中月,鏡中像。指一切虛幻的影像。比喻詩中的空靈意境
    成語出處:
    唐·裴休《唐賜紫方大袍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空門正辟,法宇方開,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月鏡像,無心去來,徒令后學,瞻仰徘徊。”
    350

    遠山長

    成語拼音: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成語解釋:
    ①同“遠山遙”。②謂山河遼闊。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臨江仙》:“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遠山長。”
    351

    山遙

    成語拼音:
    shān yáo shuǐ yuǎn
    成語解釋:
    謂道路遙遠。
    成語出處:
    宋·楊無咎《玉抱肚》詞:“見也渾閑,堪嗟處、山遙遠,音書也無個。” 元·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生]娘子,莫不是慮著山遙遠么?[旦]奴不慮山遙遠。”
    352

    遠山遙

    成語拼音:
    shuǐ yuǎn shān yáo
    成語解釋:
    謂路程遙遠。
    成語出處:
    宋·汪元量《憶秦娥》詞之七:“心如焦。彩箋難寄,遠山遙。”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遠山遙,須有一個日頭走到。”
    353

    漲船高

    成語拼音: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成語解釋:
    位上升;船身也就隨著提高。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長姐兒更不想到此時,漲船高,不曾吃盡苦頭,怎得修成人上人。”
    354

    失足落

    成語拼音:
    shī zú luò shuǐ
    成語解釋:
    腳一滑跌入中。比喻一時受誘騙而行為墮落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間出來小解,失足落,或是有的。”
    355

    中撈月

    成語拼音:
    shuǐ zhōng lāo yuè
    成語解釋:
    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中撈月。”
    356

    至清則無魚

    成語拼音: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成語解釋:
    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357

    山重

    成語拼音:
    shān zhòng shuǐ fù
    成語解釋:
    謂山巒重迭,流盤曲。
    成語出處:
    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58

    中捉月

    成語拼音:
    shui zhong zhuo yue
    成語解釋:
    比喻空虛幻想,不能實現。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永嘉真覺禪師》:“鏡里看形見不難,中捉月爭拈得。”
    359

    中著鹽

    成語拼音:
    shuǐ zhōng zhuó yán
    成語解釋:
    比喻不著痕跡。
    成語出處:
    清·薛雪《一瓢詩話》:“作詩用事,要加釋語;中著鹽,飲乃知。”
    360

    則載舟,則覆舟

    成語拼音: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成語解釋:
    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成語出處:
    《孫卿子》:“孔子對魯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也。則載舟,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不危焉。’”
    * 水的成語,帶水字的成語,包含水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