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死字的成語 (395個)

    361

    罪合萬

    成語拼音:
    zuì hé wàn sǐ
    成語解釋:
    一萬次。形容罪惡極大
    成語出處:
    《魏書·房法壽傳》:“臣既小人,備荷驅使,緣百口在南,致拒皇略,罪合萬。”
    362

    仗節

    成語拼音:
    zhàng jié sǐ yì
    成語解釋:
    謂堅守節操,為正義而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皇帝書》:“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橫史士,臨難莫肯仗節義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
    363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

    成語拼音: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成語解釋: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骨。”
    364

    主辱臣

    成語拼音:
    zhǔ rǔ chén sǐ
    成語解釋:
    主:君主。君主蒙受恥辱,臣子只有以報之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代諸父祭伯父文》:“忠憤激發,肝膽輪囷,主辱臣,臣敢愛身。”
    365

    不變

    成語拼音:
    zhì sǐ bù biàn
    成語解釋:
    至:到。到都不變。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國無道,至不變,強哉矯。”
    366

    不二

    成語拼音:
    zhì sǐ bù èr
    成語解釋:
    至:到。到不改變
    成語出處:
    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蓋內臣性貪茍得,至不二,遂傳為笑柄。”
    367

    不屈

    成語拼音:
    zhì sǐ bù qū
    成語解釋:
    至:到。到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頑強,視如歸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二張援襄》:“貴身被數十創,力不支,遂為生得,至不屈。”
    368

    不悟

    成語拼音:
    zhì sǐ bù wù
    成語解釋:
    都不覺悟。形容頑固不化。悟:醒悟。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不悟,不亦哀哉?”
    369

    不渝

    成語拼音:
    zhì sǐ bù yú
    成語解釋:
    至:到;渝:改變。到都不改變。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國無道,至不變,強哉矯!”
    370

    不渝

    成語拼音:
    zhī sǐ bù yú
    成語解釋:
    同“之靡它”。
    成語出處:
    宋·蘇轍《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諸孤。賦詩《柏舟》,之不渝。”
    371

    溝壑

    成語拼音:
    zhuǎn sǐ gōu hè
    成語解釋:
    謂棄尸于山溝水渠。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二:“國相會稽駱俊素有威恩,是時王侯無復租祿,而數見虜奪,或并日而食,轉溝壑,而陳獨富強,鄰郡人多歸之,有眾十馀萬。”
    372

    溝渠

    成語拼音:
    zhuǎn sǐ gōu qú
    成語解釋:
    見“轉溝壑”。
    成語出處:
    《梁書·武帝紀上》:“征發閭左,以充繕筑。流離寒暑,繼以疫厲,轉溝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烏鳶是厭。”
    373

    靡二

    成語拼音:
    zhī sǐ mí èr
    成語解釋:
    同“之靡它”。
    成語出處:
    《宋史·忠義傳一》:“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之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
    374

    賣活

    成語拼音:
    zhuāng sǐ mài huó
    成語解釋:
    狗,耍賴
    成語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七章:“起來,別躺在炕上裝賣活的了!”
    375

    醉生夢

    成語拼音:
    zuì shēng mèng sǐ
    成語解釋:
    像在醉夢中那樣糊里糊涂地過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確而頹廢、沉淪。
    成語出處:
    宋 朱熹《小學》卷五引程灝曰:“雖高才明智,膠于見聞,醉生夢,不自覺也。”
    376

    朝生暮

    成語拼音:
    zhāo shēng mù sǐ
    成語解釋: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成語出處: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 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
    377

    夢生

    成語拼音:
    zuì sǐ mèng shēng
    成語解釋:
    見“醉生夢”。
    成語出處:
    郭沫若《前茅·哀時古調》:“陳涉、吳廣起田間,農民之中今在否?一筆,全勾,醉夢生儔!”
    378

    靡他

    成語拼音:
    zhì sǐ mǐ tā
    成語解釋: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不變
    成語出處:
    《詩經·鄘風·柏舟》:“之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379

    靡它

    成語拼音:
    zhī sǐ mǐ tā
    成語解釋:
    之:到;靡:沒有;它:別的。到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成語出處:
    《詩經 鄘風 柏舟》:“之矢靡它。”
    380

    靡他

    成語拼音:
    zhī sǐ mí tā
    成語解釋:
    同“之靡它”。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靡他。”明·李贄《昆侖奴》:“忠臣俠忠,則扶顛持危,九不悔,志士俠義,則臨危自奮,之靡他。”
    * 死的成語,帶死字的成語,包含死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