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案字的成語 (32個)

    21

    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à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同“食前方丈”。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高臺極望,食方丈,而不可謂孝。”
    22

    三曹對

    成語拼音:
    sān cáo duì àn
    成語解釋:
    指審問對質。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
    23

    三頭對

    成語拼音:
    sān tóu duì àn
    成語解釋:
    指有關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一起對質,講清楚事情真相。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17回:“今天人們都在此處,咱們三頭對的說一說。”
    24

    如山

    成語拼音:
    tiě àn rú shān
    成語解釋:
    指罪證確鑿;定的像山那樣不能推翻。:犯罪的紀錄或結論。
    成語出處:
    明 孟稱舜《鄭節度殘唐再創》第一折:“轆轆的似風車樣轉,道不的鐵如山。”
    25

    頭沒杯

    成語拼音:
    tóu mò bēi àn
    成語解釋:
    頭伏在酒杯和桌子間。比喻盡情歡樂,不拘形跡。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沒杯中,肴膳皆沾污巾幘。”
    26

    未了公

    成語拼音:
    wèi liǎo gōng àn
    成語解釋:
    件,問題。沒有解決的件或事情。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師便打曰:‘視禰不了,殃及兒孫。’”
    27

    螢窗

    成語拼音:
    xuě àn yíng chuāng
    成語解釋:
    同“雪窗螢幾”。
    成語出處:
    元·白仁甫《東墻記·楔子》:“小生年長二十五歲,雪螢窗,苦攻經史,博古通今。”
    28

    螢燈

    成語拼音:
    xuě àn yíng dēng
    成語解釋:
    同“雪窗螢幾”。
    成語出處: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書》:“送朝昏雪螢燈,三絕韋編。”
    29

    可查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語解釋:
    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務人員,一切手續證件齊全不缺,有可查,有憑可證。”
    30

    可稽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jī
    成語解釋:
    卷;文件;稽:查考。有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有可稽的。”
    31

    螢窗雪

    成語拼音:
    yíng chuāng xuě àn
    成語解釋:
    為勤學苦讀的典實。
    成語出處:
    《晉書 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32

    冤假錯

    成語拼音:
    yuān jiǎ cuò àn
    成語解釋:
    、假、錯的合稱
    成語出處:
    冰心《痛悼胡耀邦同志》:“他狠抓落實知識分子的冤假錯的政策。”
    * 案的成語,帶案字的成語,包含案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