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本字的成語 (154個)

    101

    強末

    成語拼音:
    ruò běn qiáng mò
    成語解釋:
    指中央權力削弱而地方勢力強大。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 洪仁玕《資政新篇》:“倘有結盟聯黨之事,是下有自固之術,私有倚倚之端,外為假公濟私之舉,內藏弱強末之弊。”
    102

    從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cóng mò
    成語解釋:
    舍:放棄,舍棄;逐:追求。拋棄根,追求枝節。比喻做事不注意根,而只抓細微末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周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布施,豈不是舍從末的癡漢!”
    103

    買賣

    成語拼音:
    shé běn mǎi mài
    成語解釋:
    折:虧損。虧損的生意。泛指吃虧的事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一折:“稍似間有些錢,抵死里無多債,權做這場折買賣。”
    104

    求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qiú mò
    成語解釋:
    舍:舍棄;求:追求。拋棄根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成語出處:
    《關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無時得源。舍求末,無時得。”
    105

    事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shì mò
    成語解釋:
    舍:舍棄;事:從事。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民舍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106

    生意

    成語拼音:
    shí bě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的買賣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絕睡覺,他明天就沒有精神了,這是蝕生意。”
    107

    問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wèn mò
    成語解釋:
    舍:舍棄。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事不從根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豈舍而問末者耶?”
    108

    逐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成語解釋:
    拋棄根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上農》:“民舍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109

    逐末

    成語拼音:
    sǔn běn zhú mò
    成語解釋:
    猶舍逐末。謂拋棄根,專在枝節上用功夫。
    成語出處:
    《隋書 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圣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110

    深根固

    成語拼音:
    shēn gēn gù běn
    成語解釋:
    同“深根固柢”。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陸瑁傳》:“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亙之時,率須深根固,愛力惜費。” 《晉書·文苑傳·伏滔》:“令之有漸,軌之有度,寵之有節,權不外授,威不下黷,所以杜其萌際,深根固,傳之百世。”
    111

    山河易改,性難移

    成語拼音: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指習慣成性,很難改變。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性難移。”
    112

    三句不離

    成語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 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離行。”
    113

    三句話不離

    成語拼音: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范圍。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送給人看。”
    114

    窮源

    成語拼音:
    tàn běn qióng yuán
    成語解釋:
    探:求索。:樹根。窮:探尋。源:水源。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亦作“探溯源”。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來可以擴擴眼界,長長見識。二來也可以把這工藝一項探窮源。”
    115

    溯源

    成語拼音:
    tuī běn sù yuán
    成語解釋:
    探索根源,尋找原因。
    成語出處:
    116

    溯源

    成語拼音:
    tàn běn sù yuán
    成語解釋:
    探:求索。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
    成語出處:
    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節:“它對詞語的探溯源工作,作得還不到家。”
    117

    天下無事,庸人自擾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成語解釋:
    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成語出處:
    《新唐書 陸象先傳》:“天下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118

    天下無事,庸人自召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zhào zhī
    成語解釋:
    庸人:平凡的人。指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姚安公曰:‘天下無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謂乎?”
    119

    推宗明

    成語拼音:
    tuī zōng míng běn
    成語解釋:
    推:推求;明:闡明。指推求闡明宗旨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65卷:“其道經焉,推宗明,窮玄極妙,總眾枝于真根,攝萬條于一要。”
    120

    力穡

    成語拼音:
    wù běn lì sè
    成語解釋:
    :農業;穡:收割谷物。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勞動
    成語出處:
    宋·蘇軾《商鞅論》:“秦之所以富強者,孝公務力穡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 本的成語,帶本字的成語,包含本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