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161

    千口,主事一人

    成語拼音: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
    成語解釋: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論多少人,只能一個人掌管家事。泛指辦事都要為首負責的人
    成語出處: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家千口,主事一人。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162

    期月

    成語拼音:
    jī yuè yǒu chéng
    成語解釋:
    期:一整個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會成就。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茍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成。”
    163

    應得

    成語拼音:
    jiù yǒu yīng dé
    成語解釋:
    犯錯誤的;罪過的得到應該得到的責備或懲處。
    成語出處:
    清 張春帆《宦海》第七回:“雖然李德標一時冒犯,觸犯烏紳,咎應得,但是領取人口要繳領狀,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鑒。”
    164

    君子愛財,取之

    成語拼音:
    jūn zǐ ài cái,qǔ zhī yǒu dào
    成語解釋:
    君子:才德的人。君子喜歡正道得到的財物,不要不義之財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君子愛財,取之道,該當你老夫子的,自然當仁不讓。”
    165

    將在軍,君命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jūn,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所不受。”
    166

    將在外,君命所不受

    成語拼音: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語解釋: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變篇》:“城所不攻,地所不爭,君命所不受。”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3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所不受。’”
    167

    今朝酒今朝醉

    成語拼音: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
    成語解釋:
    比喻過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顧眼前,沒長遠打算。
    成語出處:
    唐 權審《絕句》詩:“今朝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168

    曠古未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wèi yǒu
    成語解釋:
    曠古:自古以來所沒的。自古以來從來不曾過。形容極為罕見。
    成語出處:
    《北齊書·王纮傳》:“冒死效命之士反見屠戮,曠古未此事。”
    169

    開卷

    成語拼音:
    kāi juàn yǒu dé
    成語解釋:
    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得: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收獲
    成語出處:
    晉·陶潛《與子儼等疏》:“開卷得,便欣然忘食。”
    170

    開卷

    成語拼音:
    kāi juàn yǒu yì
    成語解釋:
    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收獲。
    成語出處:
    晉 陶潛《與子儼等疏》:“開卷得,便欣然忘食。”
    171

    亢龍

    成語拼音:
    kàng lóng yǒu huǐ
    成語解釋:
    指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而衰,不免敗亡之悔
    成語出處:
    《周易 乾》:“上九,亢龍悔。”
    172

    空前未

    成語拼音:
    kōng qián wèi yǒu
    成語解釋:
    前所未,以前從來沒
    成語出處: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須知正是在國民黨十一中全會之后,內戰危機是空前未的。”
    173

    鏗鏘

    成語拼音:
    kēng qiāng yǒu lì
    成語解釋:
    形容聲音響亮而勁。鏗鏹: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成語出處: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歷。”
    174

    孔武

    成語拼音:
    kǒng wǔ yǒu lì
    成語解釋:
    形容人很力氣。
    成語出處:
    《詩經 鄭風 羔裘》:“羔裘豹飾,孔武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175

    可無

    成語拼音:
    kě yǒu kě wú
    成語解釋:
    可以也可以沒。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濁物,可可無。”
    176

    留得青山在,依舊柴燒

    成語拼音: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成語解釋: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柴燒。’”
    177

    羅敷

    成語拼音:
    luó fū yǒu fū
    成語解釋:
    舊指女子已丈夫。
    成語出處:
    漢·無名氏《陌上桑》詩:“使君自婦,羅敷自夫。”
    178

    兩虎相斗,必一傷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179

    兩虎相爭,必一傷

    成語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成語出處: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兩虎相爭,必一傷。”
    180

    落花意,流水無情

    成語拼音: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
    成語解釋:
    比喻這一方面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卷五十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落花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