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
81
恩有重報
- 成語拼音:
- ēn yǒu zhòng bào
- 成語解釋:
- 好好地報答別人的重大恩惠。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報。’”
-
82
蜂蠆有毒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ài yǒu d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惡物雖小,但能害人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無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
-
83
奮發有為
- 成語拼音:
- fèn fā yǒu wéi
- 成語解釋:
-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元史 陳祖仁傳》:“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
-
84
憤發有為
- 成語拼音:
- fèn fā yǒu wéi
- 成語解釋:
- 憤發:振作,興起。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艾蕪《云南在我的心地上播下了美好的種子》:“它教人關心國家和世界的大事;鼓舞年青人憤發有為,產生遠大的志向。”
-
85
發奮有為
- 成語拼音:
- fā fèn yǒu wéi
- 成語解釋:
-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報效朝廷,正是男子漢發奮有為之時。”
-
86
富富有余
- 成語拼音:
- fù fù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形容東西量多,滿足需要外,還有富余
- 成語出處: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238回:“眾位不必費心了,富富有余。”
-
87
腹有鱗甲
- 成語拼音:
- fù yǒu lín jiǎ
- 成語解釋:
- 鱗甲:比喻人多巧詐的心。比喻居心險惡,不可接近。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陳震傳》:“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
88
富有天下
- 成語拼音:
- fù yǒu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國。充分享有全國的財富。形容帝王最為富有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榮辱》:“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所同欲也。”
-
89
隔窗有耳
- 成語拼音:
- gé chuā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隔著窗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泄漏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蝴蝶過墻,隔窗有耳,蓮花瓣卸,墮地無蹤。”
-
90
恭而有禮
- 成語拼音:
- gōng ér yǒu lǐ
- 成語解釋:
- 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 成語出處:
- 《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
91
亙古未有
- 成語拼音:
- gèn gǔ wèi yǒu
- 成語解釋:
- 亙古:人人有責從古代到現在。從古到今都不曾有過。
- 成語出處:
- 清 薛福成《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臣愚以為皇上值亙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之宏謨。”
-
92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 成語解釋:
- 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93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jiāng xīng,bì yǒu zhēn xiáng
- 成語解釋:
- 禎祥:吉兆。國家興盛必定有某種征兆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94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 成語解釋:
- 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 成語出處:
- 周作人《楊柳》:“大抵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類的大題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
95
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 成語拼音:
- gé qiáng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 成語解釋:
- 須:應當。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
- 成語出處:
- 元·孟德耀《舉案齊眉》第二折:“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這小賤人無理,瞞著老夫,引著梅香去書房中看梁鴻去了。”
-
96
隔墻有耳
- 成語拼音:
- gé qiá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隔著一道墻,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泄露。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
97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成語拼音:
-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 成語解釋:
- 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公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
98
隔舍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 成語拼音:
- gé shě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 成語解釋:
- 須:應當。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0回:“正是隔舍須有耳,窗外豈無人!公子聽得仔細,即心中轉道:‘奇怪,難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
99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成語拼音:
- gōng yǒu gōng lǐ,pó yǒu pó lǐ
- 成語解釋:
- 公:稱丈夫的父親。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 成語出處:
- 魯彥《西安印象》:“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然又引經據典,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100
各有利弊
- 成語拼音:
- gè yǒu lì bì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弊:害處。指事物的作用有好處也有壞處
- 成語出處:
- 劉少奇《論黨內斗爭》:“這些辦法,這些道路,對我們當時情況又各有利弊。”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