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361

    心中

    成語拼音:
    xīn zhōng yǒu shù
    成語解釋:
    比喻了解實際情況;心里底。
    成語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數,為她去和老山東交鋒做準備。”
    362

    胸中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清楚的了解,心里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363

    相知

    成語拼音:
    xiāng zhī yǒu sù
    成語解釋:
    素:向來。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6回:“他人不必論,就是段芝泉等,隨從總統多年,相知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364

    行之

    成語拼音:
    xíng zhī yǒu xiào
    成語解釋:
    實行起來成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效用。
    成語出處:
    西晉 張華《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達,其論養性法則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效。”
    365

    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成語拼音: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
    成語解釋:
    緣:緣分。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成語出處: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366

    案可查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書。指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務人員,一切手續證件齊全不缺,案可查,憑可證。”
    367

    案可稽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jī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案可稽的。”
    368

    啞巴吃黃連,苦說不出

    成語拼音: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yǒu kǔ shuō bù chū
    成語解釋:
    黃連:中藥,味苦。啞巴吃了黃連,嘴里說不出來。比喻苦難言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一章:“寡婦孤兒,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啞巴吃黃連,苦說不出。’”
    369

    百害而無一利

    成語拼音:
    yǒu bǎi hài ér wú yī lì
    成語解釋:
    百害:泛指許多壞處。許多壞處,沒一點好處
    成語出處:
    370

    備無患

    成語拼音:
    yǒu bèi wú huàn
    成語解釋:
    備:防備;患:患難;災禍。事先防備就可能避免災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備,備無患。”
    371

    游必

    成語拼音:
    yōu bì yǒu fāng
    成語解釋:
    要是出游,必須要告辭去處。
    成語出處:
    《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方。”
    372

    言必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jù
    成語解釋:
    言:說話;說的話;據:依據;根據。說話必定依據。
    成語出處:
    魯迅《序言》:“對于歷史小說,則以為博考文獻,言必據者,縱使人譏為‘教授小說’,其實是很難組織之作。”
    373

    言必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wù
    成語解釋:
    指言論或文章內容充實。
    成語出處:
    清·方苞《進〈四書〉〈文選〉表》:“故凡所錄取,皆以發明義理,清真古雅,言必物為宗。”
    374

    成語拼音:
    yǒu bǎn yǒu yǎn
    成語解釋:
    板;眼:民族音樂的節拍。每節中的最強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條理和層次。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那邊人家》:“哭起來一數一落,眼,好象唱歌,好聽極了。”
    375

    成語拼音:
    yǒu běn yǒu yuán
    成語解釋:
    亦作“源”。謂根源;源源本本。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雖然,為是者原,怠與忌之謂也。”
    376

    成語拼音:
    yǒu běn yǒu yuán
    成語解釋:
    見“原”。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十三妹]及至聽他說的源,據,不容不信。”
    377

    言必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zhòng
    成語解釋:
    中:關鍵的地方。不說則已;一說就說到點子上。指說話很中肯。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曰:‘夫人不言,言必中。’”
    378

    鼻子

    成語拼音:
    yǒu bí zi yǒu yǎn
    成語解釋:
    比喻把虛構的事物說得象真實的一樣。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64章:“孫桂英心里狐狐疑疑的,聽馬鳳蘭說的鼻子眼兒,也就信了。”
    379

    翅難飛

    成語拼音:
    yǒu chì nán fēi
    成語解釋:
    長著翅膀也飛不出去,形容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杏林莊》第三折:“暗埋伏猛軍四面圍,縱然他翅難飛。”
    380

    恥且格

    成語拼音:
    yǒu chǐ qiě gé
    成語解釋:
    謂人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
    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恥且格。”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