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更字的成語 (68個)
-
21
改容更貌
- 成語拼音:
- gǎi róng gēng mào
- 成語解釋:
- 改:改換;容:神色;更:更改;貌:相貌。指變了神色或模樣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德充符》:“‘吾與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而子學我于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
22
更深人靜
- 成語拼音:
- gēng shēn rén jìng
- 成語解釋: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1卷:“更深夜靜,共伊商量。”
-
23
更上一層樓
- 成語拼音:
-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績再提高一步。
- 成語出處:
- 唐 王之渙《登鸛鶴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24
更深夜靜
- 成語拼音:
- gēng shēn yè jìng
- 成語解釋:
-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夜已很深,沒有一點聲響。形容夜深處于一片寂靜之中。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靜,共伊相商。”
-
25
更無長物
- 成語拼音:
- gèng wú cháng wù
- 成語解釋:
- 更:再;長物:多余的東西。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回:“字畫不過三五張,俱是法書名繪,幾上一塊黝黑的大英石,東墻上一張大瑤琴,此外更無長物。”
-
26
更姓改名
- 成語拼音:
- gēng xìng gǎi míng
- 成語解釋:
- 更:改變。指改換原來的姓名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姓改名,削發披淄去了。”
-
27
改姓更名
- 成語拼音:
- gǎi xìng gēng míng
- 成語解釋:
- 改換原來的姓名。多指為了隱瞞原來的身分。同“改名換姓”。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鬧銅臺》楔子:“則今日辭別尊兄疾去忙,改姓更名離水鄉。”
-
28
更姓改物
- 成語拼音:
- gēng xìng gǎi wù
- 成語解釋:
- 指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 成語出處:
- 《國語 周語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制天下,自顯庸也。”韋昭注:“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
-
29
改弦更張
- 成語拼音: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換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變更方針、計劃、辦法或態度。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
30
更弦改轍
- 成語拼音:
- gèng xián gǎi zhé
- 成語解釋:
- 見“更弦易轍”。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諭安南國詔》:“揆于大義,必討無赦。如或更弦改轍,擇日臤親賢命而立之,庶幾可贖前罪。”
-
31
更新換代
- 成語拼音:
- gēng xīn huàn dài
- 成語解釋:
- 以新換舊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可巧那年竹子開花結米,自然更新換代,一山一山的都枯死了。”
-
32
更弦易轍
- 成語拼音:
- gèng xián yì z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
- 成語出處:
- 《明史·潘塤傳》:“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轍,此其時也。”
-
33
黑更半夜
- 成語拼音:
- hēi gēng bàn yè
- 成語解釋:
- 指深夜。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
34
寒灰更燃
- 成語拼音:
- hán huī gèng rán
- 成語解釋:
- 寒灰:冷卻了的灰燼;燃:燒。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 成語出處:
- 《隋書·于仲文傳》:“追草昧之始,錄涓滴之功,則寒灰更燃,枯骨生肉,不勝區區之至,謹冒死以聞。”
-
35
矯國更俗
- 成語拼音:
- jiǎo guó gēng sú
- 成語解釋:
- 匡正國事,改革敝俗。同“矯國革俗”。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齊策六》:“矯國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作“矯國更俗”。司馬貞索隱:“矯正國事,改更弊俗也。”
-
36
解弦更張
- 成語拼音: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改換、調整樂器上的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
37
連更徹夜
- 成語拼音:
- lián gèng chè yè
- 成語解釋:
- 見“連更曉夜”。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6卷:“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連更徹夜走歸鄭州去。”
-
38
連更曉夜
- 成語拼音:
- lián gèng xiǎo yè
- 成語解釋:
- 猶連夜。形容辦事趕緊,毫不拖延。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中書省得了圣旨,一面連更曉夜,整頓酒肉,差官二員,前去給散。”
-
39
連更星夜
- 成語拼音:
- lián gèng xīng yè
- 成語解釋:
- 見“連更曉夜”。
- 成語出處:
- 《太平軍打仗好軍機》:“太平軍來打鎮平城,鎮平大爺就著驚;連更星夜就逃走,帶得家小到長壇。”
-
40
漏盡更闌
- 成語拼音:
- lòu jìn gēn lán
- 成語解釋:
- 漏: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更:夜間計時單位;闌:盡。夜深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襄陽會》:“直等的漏盡更闌,街衢靜悄。”
* 更的成語,帶更字的成語,包含更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