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明字的成語 (283個)

    121

    德惟馨

    成語拼音:
    míng dé wéi xīn
    成語解釋:
    德:美德;惟:是;馨:散發的香氣。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美德。
    成語出處:
    《尚書 君陳》:“至治馨香,感于神。黍稷非馨,德惟馨。”
    122

    發不寐

    成語拼音:
    míng fā bù mèi
    成語解釋:
    發:破曉,天色發亮;寐:昨。通宵未睡。
    成語出處:
    《詩·小雅·小宛》:“發不寐,有懷二人。”
    123

    罰敕法

    成語拼音:
    míng fá chì fǎ
    成語解釋:
    罰:刑罰;敕:整飭。嚴刑罰,整頓法度。
    成語出處:
    《周易 噬嗑》:“雷電噬嗑,先王以罰敕法。”
    124

    法審令

    成語拼音:
    míng fǎ shěn lìng
    成語解釋:
    審:謹慎。申法令,使人人遵守,謹慎發布命令,避免出現差錯。
    成語出處:
    《尉繚子·戰威》:“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功養勞,不禱祠而得福。”
    125

    光爍亮

    成語拼音:
    míng guāng shuò liàng
    成語解釋:
    光亮耀眼。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牛小水他們往他倆身上一搜,馬上把那兩卷票子,兩個寶石戒指,一條光爍亮的金鏈子搜了出來。”
    126

    公正道

    成語拼音:
    míng gōng zhèng dào
    成語解釋:
    見“公正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
    127

    光锃亮

    成語拼音:
    míng guāng zèng liàng
    成語解釋:
    見“光爍亮”。
    成語出處:
    《新華文摘》1983年第3期:“又站在一旁端詳一會兒,確信自行車已經光锃亮,纖塵不染,才古怪地噓了一口長氣。”
    128

    光錚亮

    成語拼音:
    míng guāng zhēng liàng
    成語解釋:
    見“光爍亮”。
    成語出處:
    西虹《家》:“窗戶上的大玻璃光錚亮。”
    129

    公正氣

    成語拼音:
    míng gōng zhèng qì
    成語解釋:
    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5回:“這會兒,鬼使神差,活該敗露!爽性公正氣的把簪兒拿出手來。”
    130

    公正義

    成語拼音:
    míng gōng zhèng yì
    成語解釋:
    見“公正氣”。
    成語出處: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著買花兒東西,公正義問他要。”
    131

    火持杖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chí zhàng
    成語解釋:
    同“火執仗”。
    成語出處:
    《元典章·刑部·從賊不得財者免刺》:“從賊孫伯奴、孟干兒與首賊朱伴兒、李佛保等四人火持杖強劫梁賢十家。”
    132

    婚正配

    成語拼音:
    míng hūn zhèng pèi
    成語解釋:
    指經過正式手續的婚姻,現指符合婚姻法規定的合法婚姻
    成語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你小姐元是我崔文遠婚正配許與侄兒崔通的。”
    133

    婚正娶

    成語拼音:
    míng hūn zhèng qǔ
    成語解釋:
    指經過正式手續的婚姻,現指符合婚姻法規定的合法婚姻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那里是婚正娶,公然的傷風敗俗。”
    134

    火執械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zhí xiè
    成語解釋:
    解釋】: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火執仗”。
    成語出處:
    清·毛祥麟《對山余墨·石洞繡鞋記》:“即募死士百人,火執械為前鋒,千軍后隨。”
    135

    火執仗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語解釋:
    :用為動詞;點;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136

    火執杖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語解釋: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后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成語出處: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
    137

    教不變

    成語拼音:
    míng jiào bù biàn
    成語解釋:
    教令確,讓老百姓有所適從,便不會發生變亂。
    成語出處:
    《商君書·賞刑》:“夫賞不費,刑不戮,教不變,而民知于民務,國無異俗。”
    138

    鏡高懸

    成語拼音:
    míng jìng gāo xuán
    成語解釋:
    像一面亮的鏡子高高懸掛在面前。稱頌官吏審案嚴;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銳;察秋毫;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個幸對清官,鏡高懸。”
    139

    鑒萬里

    成語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語解釋:
    :眼睛亮;鑒:洞察。對外面或遠方的情況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準確,識見高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9回:“譚道臺昨夜籌畫,果然鑒萬里。”
    140

    見萬里

    成語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語解釋:
    對于外界或遠方的情況,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預見。
    成語出處:
    清 李漁《比目魚 征利》:“真可謂見萬里,智察秋毫。”
    * 明的成語,帶明字的成語,包含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