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明字的成語 (283個)

    261

    永隔

    成語拼音:
    yōu míng yǒng gé
    成語解釋:
    :生與死,陰間與陽間。陰間與陽間永遠隔離。指死后再也不能相見
    成語出處:
    ·楊漣《祭趙我白老師》:“師生恩義,邈若河山,遂成幽永隔矣。”
    262

    異路

    成語拼音:
    yōu míng yì lù
    成語解釋:
    :陰間和陽間。陰間和陽間是不同的道路
    成語出處:
    唐·朱慶余《冥音錄》:“幽異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
    263

    正身

    成語拼音:
    yàn míng zhèng shēn
    成語解釋:
    驗清楚確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頂替者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只要‘驗正身’,不是冒充,他們陳家族長來不來,倒也不生關系。”
    264

    憂盛危

    成語拼音:
    yōu shèng wēi míng
    成語解釋:
    猶言居安思危。
    成語出處:
    ·陳繼儒《讀書鏡》第二卷:“夫憂盛危,辟邪鎮惡,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誠不可已。”
    265

    言甚詳

    成語拼音:
    yán shèn xiáng míng
    成語解釋:
    論述很詳盡
    成語出處:
    266

    薏苡

    成語拼音:
    yì yǐ míng zhū
    成語解釋: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供食用釀酒,并入藥。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珠。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珠文犀。”
    267

    憎愛分

    成語拼音:
    zēng ài fēn míng
    成語解釋:
    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度鮮
    成語出處:
    周恩來《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憎愛分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
    268

    正大光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成語解釋:
    公正無私、胸懷坦白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則其正大光,固無宿怨,而惓惓之義,實在國家。”
    269

    正大高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gāo míng
    成語解釋:
    形容為人正直,學識高超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學,已造乎正大高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實耳。”
    270

    臣直

    成語拼音:
    zhǔ míng chén zhí
    成語解釋:
    主:君主。君主圣,臣下也就正直
    成語出處:
    ·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也。”
    271

    繼焰

    成語拼音:
    zhòng míng jì yàn
    成語解釋:
    謂光焰相繼,長不息。
    成語出處:
    ·李贄《五宗說》:“因其支分派別,源流不絕,則名之曰宗;因其重繼焰,無盡,則稱之曰燈,其實一也。”
    272

    較著

    成語拼音: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成語解釋:
    極其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較著者也。”
    273

    較著

    成語拼音: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成語解釋:
    指事情或道理極其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較著者也。”
    274

    昭著

    成語拼音:
    zhāng míng zhāo zhù
    成語解釋:
    猶彰較著。
    成語出處: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這個名目,叫做‘賣瘋’,卻是背著人在外面暗做的,沒有彰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
    275

    知人之

    成語拼音:
    zhī rén zhī míng
    成語解釋: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祐傳》:“吳季英有知人之,卿且勿言。”
    276

    自視不

    成語拼音:
    zì shì bù míng
    成語解釋:
    自視: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看不清楚。指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則看不清楚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自見者不,自是者不彰。”
    277

    正身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míng fǎ
    成語解釋:
    端正自身,嚴法紀。
    成語出處: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278

    知書

    成語拼音:
    zhī shū míng lǐ
    成語解釋:
    有才學,懂禮儀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樣子》:“仿佛誰都是混帳,只有他自己是知書理的君子人。”
    279

    掌上

    成語拼音: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成語解釋:
    手掌中的夜珠。比喻極受鐘愛的子女。
    成語出處:
    晉 傅玄《短歌行》:“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棄我溝渠。”
    280

    至圣至

    成語拼音:
    zhì shèng zhì míng
    成語解釋:
    至:極。最神圣最賢。舊時用以稱頌帝王。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臣等聞玄祖之道,用慈儉為先;素王之風,以仁義是首,相沿百世,作則千年,至圣至,不可易也。”
    * 明的成語,帶明字的成語,包含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