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日字的成語 (517個)
-
461
余聲三日
- 成語拼音:
- yú shēng sān rì
- 成語解釋:
- 語出《列子·湯問》:“(韓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后因以“余聲三日”形容樂聲余韻無窮,不絕于耳。
- 成語出處:
- 語出《列子·湯問》:“(韓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
462
殷天蔽日
- 成語拼音:
- yīn tiān bì rì
- 成語解釋:
- 染紅了天,遮住了太陽。形容儀從之盛。
- 成語出處:
- 《藝文類聚》卷五十:“段穎起于徒中,為并州刺史,有功,后徵還京師,穎乘輕車,介士鼓吹,曲蓋朱旗騎馬,殷天蔽日,連騎相繼數十里。”
-
463
移天換日
- 成語拼音:
- yí tiān huàn rì
- 成語解釋:
- 改變天,更換日。比喻價目表使用欺騙手段篡奪政權。
- 成語出處:
- 《晉書 齊王冏傳》:“趙庶人聽任孫秀移天易日。”
-
464
有天沒日
- 成語拼音:
- yǒu tiān méi rì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毫無畏懼和顧忌。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12回:“拿這有天沒日頭的事壓枉奴。就是你與的簪子,都有數兒,一五一十都在。”
-
465
有天沒日頭
- 成語拼音:
-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稽言行。同“有天無日”。
- 成語出處:
-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俗語本詩句》:“真個有天沒日頭,宋《神童詩》也。”
-
466
堯天舜日
- 成語拼音:
- yáo tiān shùn r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太平盛世。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四時白纻歌》:“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
-
467
有天無日
- 成語拼音:
- yǒu tiān wú rì
- 成語解釋:
- 比喻社會非常黑暗,沒有公道。
- 成語出處:
-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元來個梁山泊有天無日。”
-
468
移天徙日
- 成語拼音:
- yí tiān xǐ rì
- 成語解釋:
- 比喻盜弄政權。同“移天易日”。
- 成語出處:
- 《北史 廣陽王深傳》:“往者元叉執政,移天徙日。”
-
469
移天易日
- 成語拼音:
- yí tiān yì rì
- 成語解釋:
- 易:更換。比喻野心家篡奪政權。
- 成語出處:
- 《晉書 齊王冏傳》:“趙庶人聽任孫秀,移天易日。”
-
470
永無寧日
- 成語拼音:
- yǒng wú níng rì
- 成語解釋:
- 永遠沒有安寧的翌日,指社會不安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或者人民認為是個平平庸庸體現不出中國前途的班子,將來鬧事的情形就還會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無寧日。”
-
471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 成語拼音:
-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 成語解釋: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光景。”
-
472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成語拼音:
-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易:換;并日:兩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誰外出就換上,兩天吃一天的飯。形容非常貧窮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473
一夜夫妻百日恩
- 成語拼音: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
- 成語解釋:
- 一旦結為夫妻,就會產生深厚的感情
- 成語出處:
- 許地山《春桃》:“咱們到底還是兩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474
夜以繼日
- 成語拼音:
- yè yǐ jì rì
- 成語解釋:
-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
475
以夜繼日
- 成語拼音:
- yǐ yè jì rì
- 成語解釋:
-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先識》:“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
-
476
夜以接日
- 成語拼音:
- yè yǐ jiē rì
- 成語解釋:
- 以:用;接:接續。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勤奮工作或學習
- 成語出處:
- 《晏子春秋·內篇諫》:“今齊國丈夫耕,女子織,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
477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 成語拼音:
- yú yīn rào liáng,sān rì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余音:音樂的余味;絕:斷。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余味無窮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
478
月異日新
- 成語拼音:
- yuè yì rì xīn
- 成語解釋:
- 同“日新月異”。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比見國家奮籌富強之術,月異日新,不遺余力,骎骎乎將與歐洲并駕矣。”
-
479
牖中窺日
- 成語拼音:
- yǒu zhōng kuī rì
- 成語解釋:
- 牖:窗戶。隔著窗子看太陽。比喻見識不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
480
有朝一日
- 成語拼音:
- yǒu zhāo yī rì
- 成語解釋:
- 朝:日;天。指將來有一天。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我也勸你不得;有朝一日準備著搭救你塊望夫石。”
* 日的成語,帶日字的成語,包含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