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1181

    鴉鵲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靜。同“鴉雀聲”。
    成語出處:
    《痛史》第二回:“此時只覺得靜悄悄的鴉鵲聲。”
    1182

    雅雀

    成語拼音:
    yǎ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靜默之極。雅,“鴉”的古字。
    成語出處: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文櫻宣讀報告,臺下靜聽,一時雅雀聲的,但聞時鐘叮當。”
    1183

    有屈

    成語拼音:
    yǒu qū wú shēn
    成語解釋:
    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法伸訴
    成語出處:
    明·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當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伸。”
    1184

    鴉雀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wén
    成語解釋:
    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不想步入院中,鴉雀聞,一并連兩只仙鶴在芭蕉下都睡著了。”
    1185

    有氣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yān
    成語解釋:
    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米下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從那李甲在此,混帳一年有余,莫說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分明接了個鍾馗老,連小鬼也沒得上門,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氣煙,成什么模樣!”
    1186

    優柔

    成語拼音:
    yōu róu wú duàn
    成語解釋:
    優柔:遲疑不決;斷:決斷。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
    成語出處: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第十卷:“又云‘杳杳煙波隔千里,白頻香散東風起,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觀此語意,疑若優柔斷者。”
    1187

    一手獨拍,雖疾

    成語拼音: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成語出處: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聲。”
    1188

    于事

    成語拼音:
    yú shì wú bǔ
    成語解釋:
    對事情毫補益
    成語出處:
    丁玲《風雨中憶蕭紅》:“但徒勞的熱情雖然常常于事補,然在個人仍可得到一種心安。”
    1189

    一事

    成語拼音:
    yī shì wú chéng
    成語解釋:
    連一樣事情都沒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成就。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成百不堪。”
    1190

    有死

    成語拼音:
    yǒu sǐ wú èr
    成語解釋:
    表示意志堅定,雖死不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二。”
    1191

    疑事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
    成語解釋: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會有效果。
    成語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成,疑事功。”
    1192

    疑事功,疑行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臣聞之:疑事功,疑行名。”
    1193

    有恃

    成語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成語解釋: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所畏懼;毫顧忌。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1194

    一時

    成語拼音:
    yī shí wú liǎng
    成語解釋:
    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53回:“況且良娣姿色,也是一時兩,更兼與肅宗患難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怪肅宗格外鐘情。”
    1195

    永世

    成語拼音:
    yǒng shì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永世:永遠。永遠沒有窮盡。
    成語出處:
    《尚書·微子之命》:“作賓于王家,與國咸休,永世窮。”
    1196

    永永

    成語拼音:
    yǒng shì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永永:永遠。永遠沒有窮盡。
    成語出處:
    《漢書 景帝紀》:“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萬世,永永窮。”
    1197

    有聲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wú qì
    成語解釋:
    ①形容人氣息奄奄。②形容說話精打采。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王祿多說了幾句話,漸漸有聲氣,挨到黃昏,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1198

    有聲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wú shí
    成語解釋:
    猶言有名實。
    成語出處:
    《魏書·李崇傳》:“今若基宇不修,仍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闕于國陽,宗事之典,有聲實,此臣子所以匪寧,億兆所以失望也。”
    1199

    藥石

    成語拼音:
    yào shí wú xiào
    成語解釋: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藥石針刺灸療而已。”
    1200

    有損

    成語拼音:
    yǒu sǔn wú yì
    成語解釋:
    損:減少,損失;益:增加,益處。只有減少,沒有增加。也指只有損害,沒有益處。
    成語出處: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贛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損也。多沽傷費,多飲傷身,有損益也。”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