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1001

    為自化

    成語拼音:
    wú wéi zì huà
    成語解釋:
    為而治。語本《老子》:“我為而民自化。”
    成語出處:
    語出《老子》:“我為而民自化。”
    1002

    妄之禍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huò
    成語解釋:
    妄之災。指平白故受到的災禍或損害。
    成語出處:
    《戰國策 楚策四》:“世有妄之福,又有妄之禍。今君處妄之世,以事妄之主,安不有妄之人乎。”《晉書 戴若思傳》:”自頃國遭妄之禍,社稷有綴旒之危。“
    1003

    妄之憂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yōu
    成語解釋:
    平白故遭災的憂慮。
    成語出處:
    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
    1004

    妄之災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zāi
    成語解釋:
    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成語出處:
    《周易 妄》:“六三,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1005

    為之治

    成語拼音:
    wú wéi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既能奪他們之權,生他們之利,豈不能行為之治?”
    1006

    瑕白玉

    成語拼音:
    wú xiá bái yù
    成語解釋:
    瑕:玉上的赤色斑點。潔白的美玉上沒有一點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這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1007

    兄盜嫂

    成語拼音:
    wú xiōng dào sǎo
    成語解釋:
    語本《漢書·直不疑傳》:“人或毀不疑曰:‘不疑狀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盜嫂何!’不疑聞,曰:‘我乃兄。’然終不自明。”后以“兄盜嫂”指中生有的毀謗。三國魏曹操《劐整齊風俗令》:“昔直不疑兄,世人謂之盜嫂……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上者也。”
    成語出處:
    語本《漢書·直不疑傳》:“人或毀不疑曰:‘不疑狀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盜嫂何!’不疑聞,曰:‘我乃兄。’然終不自明。”
    1008

    隙可乘

    成語拼音:
    wú xì kě chéng
    成語解釋:
    隙:空子;乘:趁。利用機會。沒有空子可鉆。
    成語出處:
    《宋書 律歷志下》:“臣其歷七曜,咸始上元,隙可乘。”
    1009

    瑕可擊

    成語拼音:
    wú xiá kě jī
    成語解釋:
    瑕:比喻事物的缺點。完美缺,可指責
    成語出處:
    郭沫若《歷史·史劇、現實》:“關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習慣,時代的風俗、制度、精神,總要盡可能的收集材料,務求其瑕可擊。”
    1010

    懈可擊

    成語拼音:
    wú xiè kě jī
    成語解釋:
    懈:松懈;擊:攻擊。沒有一點弱點可以讓人攻擊。形容十分嚴密;找不到一點漏洞。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計》:“攻其備,出其不意。”曹操注:“擊其懈怠,出其空虛。”
    1011

    心戀戰

    成語拼音:
    wú xīn liàn zhàn
    成語解釋:
    沒有心情去留戀戰事。指不想做某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回:“那道人見倒了和尚,心戀戰,賣個破綻便走。”
    1012

    問心

    成語拼音:
    wèn xīn wú kuì
    成語解釋:
    愧:慚愧。問問自己;認為沒有什么感到慚愧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一》:“君須問此,只問己心。問心愧,即陰律所謂善。”
    1013

    成語拼音:
    wú xiū wú le
    成語解釋:
    見“休”。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3回:“可憐那死的倒未必知道,這活的真是苦惱傷心,了,算來竟不如草木石頭,覺,倒也心中干凈。”
    1014

    成語拼音:
    wú xíng wú yǐng
    成語解釋:
    ①不見形跡;完全消失。②以形容虛構的事物。
    成語出處:
    明·名氏《破風詩》第三折:“影透人懷,四季能吹萬物開。”
    1015

    下箸處

    成語拼音:
    wú xià zhù chǔ
    成語解釋:
    晉武帝時,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費萬錢,猶云下箸處。后用以形容富人飲食奢侈度。
    成語出處:
    《晉書·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下箸處。”
    1016

    須之禍

    成語拼音:
    wú xū zhī huò
    成語解釋: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捍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少長皆殺之,或有須而誤死者。”后以“須之禍”謂辜受累而遭禍。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捍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少長皆殺之,或有須而誤死者。”
    1017

    形之中

    成語拼音:
    wú xíng zhī zhō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018

    形之罪

    成語拼音:
    wú xíng zhī zuì
    成語解釋:
    猶言莫須有之罪。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績著經綸,或惡其直道,或忿其正議,求其形之罪,加以刎頸之誅。”
    1019

    一不備

    成語拼音:
    wú yī bù bèi
    成語解釋:
    謂樣樣齊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一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一不精,一不備。”
    1020

    遠不屆

    成語拼音:
    wú yuǎn bù jiè
    成語解釋:
    不管多遠之處,沒有不到的。同“遠弗屆”。
    成語出處:
    《南史·陳紀·武帝》:“用能百揆時序,四門允穆,恩不服,遠不屆。”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