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
721
無底洞
- 成語拼音:
- wú dǐ dòng
- 成語解釋:
- 無法填滿的洞。比喻滿足不了的物質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6回:“羅子富與姚季莼兩人合擺個莊,不限杯數,自稱為‘無底洞’,大家都不服。”
-
722
無德而稱
- 成語拼音:
- wú dé ér chēng
- 成語解釋:
- ①無何恩德可以稱道。②謂德高不可言狀。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
723
無的放矢
- 成語拼音:
- wú dì fàng shǐ
- 成語解釋:
- 的:靶心;矢:箭。沒有目標亂射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中日交涉匯評》:“如是,則吾本篇所論純為無的放矢,直拉雜摧燒之可耳。”
-
724
無洞掘蟹
- 成語拼音:
- wú dòng jué xiè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事生非,故意找岔子。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在城棍徒無風起浪,無洞掘蟹,虧得當時立地就認了,這些人還道放了空箭,未肯住手,致有今日之告。”
-
725
無地可容
- 成語拼音:
- wú dì kě róng
- 成語解釋:
- 指無處藏身,形容慌亂、羞愧至極,處境窘迫。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李紈正要勸解,丫頭來說,太太來了。襲人等此時無地可容,寶玉等趕忙出來迎接。”
-
726
無冬歷夏
- 成語拼音:
- wú dōng lì xià
- 成語解釋:
- 謂一年到頭。
- 成語出處:
- 《中國民間故事選·天池水》:“這水呀,無冬歷夏,總是一個勁兒地淌。”
-
727
無端生事
- 成語拼音:
- wú duān shēng shì
- 成語解釋:
- 無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地搗亂鬧事。
- 成語出處:
- 茅盾《林家鋪子》:“自家是規規矩矩的生意人,又沒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錢,難道好無端生事,自詐他不成。”
-
728
無敵天下
- 成語拼音:
- wú dí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天下都沒有對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則無敵于天下。”
-
729
無顛無倒
- 成語拼音:
- wú diān wú dǎo
- 成語解釋:
- 猶言顛顛倒倒。謂精神錯亂。無,語助詞,無義。
- 成語出處:
-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老兒也似這般煩惱的無顛無倒,越惹你揉眵抹淚哭嚎啕。”
-
730
無黨無偏
- 成語拼音:
- wú dǎng wú piān
- 成語解釋:
- 同“無偏無黨”。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王者無外賦》:“令出惟行,寧分乎遠者近者;德廣所及,但見乎無黨無偏。”
-
731
無得無喪
- 成語拼音:
- wú dé wú sàng
- 成語解釋:
- 喪:失。指沒有得也沒有失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氣義》:“無得無喪,天長地久。”
-
732
無冬無夏
- 成語拼音:
- wú dōng wú xià
- 成語解釋:
-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 成語出處:
- 《詩經 陳風 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
733
無大無小
- 成語拼音:
- wú dà wú xiǎo
- 成語解釋:
- ①無論大小。謂舉國上下。②不分年長年幼、輩份大輩份小。
- 成語出處:
- 《周書·文帝紀上》:“公昔居管轄,恩信著聞,今無大無小,藏愿推奉。”
-
734
無獨有偶
- 成語拼音:
- wú dú yǒu ǒu
- 成語解釋:
- 獨:一個。偶:一對。不只一個;竟然還有配對的。
- 成語出處:
- 清 壯者《掃迷帚》:“聞簡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謂無獨有偶。”
-
735
無敵于天下
- 成語拼音:
- wú dí yú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天下都沒有對手。形容力量強大無比。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上》:“無敵于天下者,天吏也。”
-
736
無動于中
- 成語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
737
無動于衷
- 成語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衷:內心。絲毫沒有觸動內心。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漠然置之。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于衷者。”
-
738
無地自厝
- 成語拼音:
- wú dì zì cuò
- 成語解釋:
- 猶無地自容。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夙宵戰怖,無地自厝。”
-
739
無地自處
- 成語拼音:
- wú dì zì chǔ
- 成語解釋:
- 猶無地自容。
- 成語出處:
- 《宋書·劉堪傳》:“合門慚懼,無地自處。”
-
740
無地自容
- 成語拼音:
- wú dì zì róng
- 成語解釋:
- 容:容納;容身。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降魔變文》:“外道無地自容,四眾一時唱快處。”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