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641

    受之

    成語拼音:
    shòu zhī wú kuì
    成語解釋: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種獎勵或榮譽沒有什么可慚愧的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這些錢是自己豁出老命賺來的,萬般辛苦,受之愧。”
    642

    三紙

    成語拼音:
    sān zhǐ wú lǘ
    成語解釋:
    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643

    食之味,棄之不甘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起來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這一種雜志,大約小峰是食之味,棄之不甘也。”
    644

    食之味,棄之可惜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起來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645

    貪殘

    成語拼音:
    tān cán wú yàn
    成語解釋:
    厭:滿足。貪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成語出處:
    《宋史·王全斌傳》:“而罔思寅畏,速此悔尤,貪殘厭,殺戮非罪,稽于偃革,職而玩兵。”
    646

    貪財

    成語拼音:
    tān cái wú yì
    成語解釋:
    義:道義。貪圖錢財,不講道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義,久有從良之志。”
    647

    天低吳楚,眼空

    成語拼音:
    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語解釋:
    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所有。現也比喻一所見。
    成語出處:
    元·薩都刺《念奴嬌·登石頭城》詞:“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物。”
    648

    天道

    成語拼音:
    tiān dào wú qīn
    成語解釋:
    謂天道公正,私。
    成語出處:
    《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親,常與善人。”
    649

    天道

    成語拼音:
    tiān dào wú sī
    成語解釋:
    天道:天理。指上天公正,不偏袒親舊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謝歷日表》:“臣聞天道私,所以運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時。”
    650

    恬淡

    成語拼音:
    tián dàn wú wéi
    成語解釋:
    心境清靜自適而所營求。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虛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651

    貪得

    成語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成語解釋:
    貪:求多;得: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
    成語出處:
    《四游記 三至岳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厭,一至于此!’”
    652

    恬淡

    成語拼音:
    tián dàn wú yù
    成語解釋:
    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道虛》:“世或以老子之道為可以度世,恬淡欲,養精愛氣。”
    653

    聽而聞,視而

    成語拼音:
    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成語解釋:
    視: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聽到了當作沒聽見
    成語出處:
    《鹖冠子·度萬八》:“知道,上亂天文,下滅地理,中絕人和,治漸終始,故聽而聞,視而見,白晝而暗,有義而失謚。”
    654

    貪而

    成語拼音:
    tān ér wú xìn
    成語解釋:
    貪婪而又不守信用。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信。”
    成語出處:
    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信。”
    655

    徒費

    成語拼音:
    tú fèi wú yì
    成語解釋:
    徒勞:白費力氣。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或成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費益。”
    656

    通共有

    成語拼音:
    tōng gòng yǒu wú
    成語解釋:
    謂互相接濟;互通有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楊俊傳》:“俊振濟貧乏,通共有。”
    657

    貪賄

    成語拼音:
    tān huì wú yì
    成語解釋:
    賄:財物;藝:標準、準則,引伸為法度、限度。貪求財物沒有限度。指反動的統治階級限制地搜刮民財。
    成語出處:
    《國語 晉語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藝。”
    658

    徒勞

    成語拼音:
    tú láo wú gōng
    成語解釋: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功效。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詩集傳》:“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功也。”
    659

    貪婪

    成語拼音:
    tān lán wú yàn
    成語解釋:
    同“貪得厭”。
    成語出處:
    宋·蘇軾《梁工說》:“治其訣,更增益劑量,其貪婪厭。”
    660

    貪濫

    成語拼音:
    tān làn wú yàn
    成語解釋:
    厭:滿足。亂貪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厭,徇私作弊,克減酒肉。”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