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381

    略識之

    成語拼音:
    lüè shí zhī wú
    成語解釋:
    之、:指最簡單的字。形容識字不多。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最可笑的,還有一班市儈,不過略識之……出了錢叫人代作了來,也送去登報。”
    382

    不答

    成語拼音:
    lǐ wú bù dá
    成語解釋:
    禮:禮數。一方以禮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禮相報。
    成語出處:
    《禮記·燕義》:“君舉旅于賓,及君所賜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禮也。君答拜之,禮不答,明君上之禮也。”
    383

    祿常家

    成語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
    成語解釋: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成語出處:
    晉·摯虞《門銘》:“祿常家,福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384

    祿常家,福定門

    成語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成語解釋:
    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成語出處:
    晉·摯虞《門銘》:“祿常家,福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385

    忌憚

    成語拼音:
    lüè wú jì dàn
    成語解釋:
    畏懼。形容非常放肆。
    成語出處:
    語出《禮記 中庸》:“小人而憚也。”《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出入宮庭,略忌憚。”
    386

    懼色

    成語拼音:
    liǎo wū jǔ sè
    成語解釋:
    懼:害怕;色:神色。沒有一點害怕的神色。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戚顏色不變,了懼色。”
    387

    拾遺

    成語拼音:
    lù wú shí yí
    成語解釋:
    見“路不拾遺”。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拾遺、器不雕偽,……”
    388

    影,去

    成語拼音:
    lái wú yǐng,qù wú zōng
    成語解釋: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影,去蹤。”
    389

    兩小

    成語拼音:
    liǎng xiǎo wú cāi
    成語解釋:
    猜:猜疑;避嫌。形容男女在幼小時一起玩耍;天真邪;不避嫌疑。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長干行》詩:“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嫌猜。”
    390

    立賢

    成語拼音:
    lì xián wú fāng
    成語解釋:
    立:植,豎。指推舉賢人不拘一格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湯執中立賢方。”
    391

    老朽

    成語拼音:
    lǎo xiǔ wú néng
    成語解釋:
    老朽:衰老陳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成語出處:
    鄭愚《潭州大溈山同慶寺大圓禪師碑銘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392

    沒齒

    成語拼音:
    mò chǐ wú yuàn
    成語解釋:
    比喻永怨言。
    成語出處:
    《論語·憲問》:“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怨言。”
    393

    歿而

    成語拼音:
    mò ér wú xiǔ
    成語解釋: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成語出處: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憑風云于異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歿而朽。”
    394

    蠻橫

    成語拼音:
    mán hèng wú lǐ
    成語解釋:
    野蠻橫暴;不講道理。
    成語出處:
    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六回:“武松在旁邊說話不得,惱恨縣主得了賄銀,這樣蠻橫理。”
    395

    彌患

    成語拼音:
    mí huàn wú xíng
    成語解釋:
    彌:消除。把禍患消除在沒有形成之前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現在外國人已話說,足見他能夠彌患形,辦事切實。”
    396

    弭患

    成語拼音:
    mǐ huàn wú xíng
    成語解釋:
    弭:清除。在禍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現在外國人已話說,足見他能夠弭患形,辦事切實。”
    397

    默默

    成語拼音:
    mò mò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默默:幽寂,沒有聲音。不聲不響,一句話也不說。沒有名聲,不為人所知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聲。”
    398

    默默

    成語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語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息;不為人知。
    成語出處:
    明 李楨《剪燈余話》:“而使之昧昧聞,安得不飲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99

    沒沒

    成語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語解釋:
    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么名聲。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3回:“你我要是見的到此,雖不能和大帥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沒沒聞了。”
    400

    昧昧

    成語拼音:
    mèi mèi wú wén
    成語解釋:
    聞:出名。指息,人知曉
    成語出處:
    《剪燈余話·長安夜行錄》:“而使之昧昧聞,安得不飲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