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301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前進路,后退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處容身。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紛紛,才有毛發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302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wú suǒ
    成語解釋:
    前進后退均容身之處。比喻處境困難。
    成語出處:
    明·孔邇《云蕉館紀談》:“婦懷孕十月已足,適至萬山之門首而產,時將夜半矣,進退所,不得已就于門下,以手扳門環生一女子。”
    303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wú tú
    成語解釋:
    同“進退路”。
    成語出處:
    《魏書·酈范傳》:“腹背受敵,進退途,雖有韓白,恐全理。”
    304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wú yī
    成語解釋:
    謂前進、后退均所憑依。
    成語出處:
    晉·道安《平心露布文》:“師旅困窮,城池陷露,君臣失色,進退依。”
    305

    常禮

    成語拼音:
    jiā wú cháng lǐ
    成語解釋:
    謂家人之間平居不必拘禮。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行者道:‘孩兒,家常禮,不須拜;但有甚話,只管說來。’”
    306

    常師

    成語拼音:
    jiào wú cháng shī
    成語解釋: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成語出處:
    《尚書 咸有一德》:“德常師,主善為師。”
    307

    斗儲

    成語拼音:
    jiā wú dòu chǔ
    成語解釋:
    家里的糧食儲備不足一斗。形容生活窘迫。
    成語出處:
    《晉書·王歡傳》:“安貧樂道,專精耽學,不營產業,常丐食誦詩,雖家斗儲,意怡如也。”
    308

    儋石

    成語拼音:
    jiā wú dàn shí
    成語解釋: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狂生》:“濟寧有狂生某,善飲;家儋石,而得錢輒沽,殊不以窮厄為意。”
    309

    擔石

    成語拼音:
    jiā wú dàn shí
    成語解釋: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擔。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成語出處:
    宋朝蘇軾《乞賻贈劉季孫狀》:“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儋(擔)石。”
    310

    二主

    成語拼音:
    jiā wú èr zhǔ
    成語解釋:
    指一家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人,否則會發生爭吵,不得安靜。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坊記》:“天二日,土二王,家二主,尊二上。”
    311

    返顧

    成語拼音:
    jì wú fǎn gù
    成語解釋:
    謂不作回頭、后退的打算。
    成語出處:
    明·趙南星《答蔡聞吾書》:“乃門下遂躍馬東歸,計返顧。”
    312

    復之

    成語拼音:
    jì wú fù zhī
    成語解釋:
    指再別的辦法可想,不得不這樣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論》:“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者,非能勇也,其計畫復之耳。”
    313

    僅有

    成語拼音:
    jué wú jǐn yǒu
    成語解釋:
    絕:絕對;僅:只。只有這一個;此外不會再有。形容極其少有。
    成語出處:
    宋 蘇軾《上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而僅有。”
    314

    求安

    成語拼音:
    jū wú qiú ān
    成語解釋: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適舒服的居所。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君子食求飽,居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15

    所出

    成語拼音:
    jì wú suǒ chū
    成語解釋:
    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么辦法。
    成語出處:
    《晉書 顧榮傳》:“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于時賢愚計所出。”
    316

    所施

    成語拼音:
    jì wú suǒ shī
    成語解釋:
    計:計策;施:施展。再也沒有可施展的計謀了。
    成語出處:
    宋·李昉《太平廣記》:“因為田承嗣所縻,曾因討叛,飛矢中肩。左右與之拔箭,而鏃留于骨……曹進痛楚,計所施。”
    317

    所之

    成語拼音:
    jì wú suǒ zhī
    成語解釋:
    猶言計所出。
    成語出處:
    《梁書·王僧辯傳》:“子仙等困蹙,計所之,乞輸郢城,身還就景。”
    318

    完膚

    成語拼音:
    jī wú wán fū
    成語解釋: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唐書·李健及傳》:“健及少遇禍亂,久從戰陣,矢石所中,肌完膚。”
    319

    虛發

    成語拼音:
    jiàn wú xū fā
    成語解釋:
    箭:弓箭;虛:空。箭射得準,每發必中。形容箭術高明
    成語出處:
    《晉書·陶侃傳》:“朱伺與賊水戰,左右三人上弩給伺,伺望敵射之,箭虛發。”
    320

    遺策

    成語拼音:
    jǔ wú yí cè
    成語解釋:
    舉:提出;策:計謀、辦法。提出的計謀沒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謀。
    成語出處:
    《淮南子·主術訓》:“萬舉而遺策矣。”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