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損字的成語 (33個)
-
21
損人利己
- 成語拼音:
- sǔn rén lì jǐ
- 成語解釋:
- 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利:使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
22
損人益己
- 成語拼音:
- sǔn rén yì jǐ
- 成語解釋:
- 猶損人利己。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陸象先傳》:“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
23
損上益下
- 成語拼音:
- sǔn shàng yì xià
- 成語解釋:
- 減少君上的權利以施惠下民。
- 成語出處:
- 《周易·益》:“益,損上益下,民悅無疆。”
-
24
損之又損
- 成語拼音:
- sǔn zhī yòu sǔ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為謙虛。
- 成語出處:
- 《莊子 知北游》:“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
-
25
消損白日
- 成語拼音:
- xiāo sǔn bái rì
- 成語解釋:
- 消:耗費;損:減;白日:時光。耗費時光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符傳》:“坐食嘉谷,消損白日。”
-
26
虛受益,滿招損
- 成語拼音:
-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 成語解釋:
- 虛: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清·李沂《秋星閣詩話·勸虛心》:“蓋虛受益,滿招損。心虛而后學進,學愈進,心愈虛,虛心者為學之門,亦為學之驗也。”
-
27
香消玉損
- 成語拼音:
- xiāng xiāo yù sǔn
- 成語解釋:
- 見“香消玉碎”。
- 成語出處:
- 清·繆艮《沈秀英傳》:“秀英香消玉損,已返方諸。”
-
28
益上損下
- 成語拼音:
- yì shàng sǔn xià
- 成語解釋:
- 有益上層的人,損害下層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世祖本紀》:“厚己薄人,益上損下,是朕之罪一也。”
-
29
有損無益
- 成語拼音:
- yǒu sǔn wú yì
- 成語解釋:
- 損:減少,損失;益:增加,益處。只有減少,沒有增加。也指只有損害,沒有益處。
- 成語出處:
-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贛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無損也。多沽傷費,多飲傷身,有損無益也。”
-
30
欲益反損
- 成語拼音:
- yù yì fǎn sǔn
- 成語解釋:
- 益:得益;損:損害。原想有所得益,結果反受損害。形容事與愿違。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動而見尤,欲益反損。”
-
31
有增無損
- 成語拼音:
- yǒu zēng wú sǔn
- 成語解釋:
- 損:損害,減少。仍在增加,不見減少。指事物向著某個方面不斷深化。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臣寢疾病,有增無損,常懼奄忽,忠款不昭。”
-
32
摭華損實
- 成語拼音:
- zhí huā sǔn shí
- 成語解釋:
- 摭:摘取;華:同“花”。摘取花朵,損失果實。比喻只重表面,忘記實質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大唐西域記序》:“名流先達,部執交弛,趨末忘本,摭華損實。”
-
33
斟酌損益
- 成語拼音:
- zhēn zhuó sǔn yì
- 成語解釋:
- 斟酌:考慮;損:減少;益:增加。仔細考慮,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 損的成語,帶損字的成語,包含損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