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承字的成語 (49個)
-
21
口耳相承
- 成語拼音:
- kǒu ěr xiā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謂接受傳聞。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答王仲縉書》:“數年來士大夫不察其實,口耳相承,猥有所稱引。”
-
22
開國承家
- 成語拼音:
- kāi guó chéng jiā
- 成語解釋:
- 謂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 成語出處:
- 《周易·師》:“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
23
起承轉合
- 成語拼音: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成語解釋:
- 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成語出處:
- 元 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
24
曲意承奉
- 成語拼音:
- qū yì chéng fèng
- 成語解釋:
- 曲意:違心。違背自己的心意去奉承討好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焦竑《玉堂叢語·方正》:“有曲意承奉者,未嘗喜,不見者,未嘗怒也。”
-
25
曲意承迎
- 成語拼音:
- qǔ yì chéng yíng
- 成語解釋:
- 同“曲意逢迎”。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九郎》:“生曲意承迎,笑問所來。”
-
26
攝官承乏
- 成語拼音:
- shè guān chéng fá
- 成語解釋:
- 攝:代理,兼理;承乏:指職位空缺,暫由自己代理。指官吏上任的謙詞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
27
四海承風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chéng fēng
- 成語解釋:
- 指全國都接受教化。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 好生》:“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化若四時而變物也。是以四海承風。”
-
28
四海承平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chéng píng
- 成語解釋:
- 國家持久太平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9回:“當今四海承平,萬方朝貢,有什么緊急事情,這等大驚小怪?”
-
29
菽水承歡
- 成語拼音:
-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成語解釋:
- 指供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慈幃恩愛成拋閃,怎能夠菽水承歡。”
-
30
慎終承始
- 成語拼音:
- shèn zhōng chéng shǐ
- 成語解釋:
- 見“慎終如始”。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春秋明經·公會》:“齊侯以治外者善謀也,慎終以承始者道也。”
-
31
天下承平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chéng píng
- 成語解釋:
- 國家持久太平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七回:“內無吳蜀東西之憂,外無南北邊防之患,天下承平,甲兵不用。”
-
32
望風承旨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 成語解釋:
- 見“望風希指”。
- 成語出處:
- 《晉書·石崇傳》:“駿戚屬尊重,權勢赫奕。內外有司,望風承旨。”
-
33
宣化承流
- 成語拼音:
- xuān huà chéng liú
- 成語解釋:
- 宣布恩德,承受風教。指官員奉君命教化百姓。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 董仲舒傳》:“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師帥不賢,則主德不宣,恩澤不流。”
-
34
學無師承
- 成語拼音:
- xué wú shī chéng
- 成語解釋:
- 師承:相承的師法。學業沒有得到老師的指教傳授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次韻秦覯過陳無已書院觀鄙句之作》詩:“我學少師承,坎井可窺底。”
-
35
膝下承歡
- 成語拼音:
- xī xià chéng huān
- 成語解釋:
- 膝下:子女幼時依戀于父母膝下;承歡:迎合他人以博取歡心。指殷勤侍奉父母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8回:“更是二位賢弟不時的在膝下承歡,省得老人家寂寞。”
-
36
襲冶承弓
- 成語拼音:
- xí yě chéng gōng
- 成語解釋:
- 襲:繼承;冶:冶煉金屬;弓:制造弓箭。比喻繼承父業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
37
先意承顏
- 成語拼音:
- xiān yì chéng yán
- 成語解釋:
- 同“先意承志”。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未知養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
-
38
先意承指
- 成語拼音:
- xiān yì chéng zhǐ
- 成語解釋:
- 見“先意承志”。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
-
39
先意承志
- 成語拼音:
- xiān yì chéng zhì
- 成語解釋:
-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
40
先意承旨
- 成語拼音:
- xiān yì chéng zhǐ
- 成語解釋:
-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 承的成語,帶承字的成語,包含承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