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戶字的成語 (108個)
-
81
辱門敗戶
- 成語拼音:
- rǔ mén bài hù
- 成語解釋:
- 指敗壞門風,使家族受到差異辱。
- 成語出處:
-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樣人家,著他辱門敗戶。”
-
82
散灰扃戶
- 成語拼音:
- sàn huī jiōng hù
- 成語解釋:
- ①在地上撒灰,將門戶關鎖。②舊時因以“散灰扃戶”譏諷防閑妻妾之病態心理與可笑行為。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李益傳》:“然少有癡病,而多猜忌,防閑妻妾,過為苛酷,而有散灰扃戶之譚聞于時。故時謂妒癡為‘李益疾’。”
-
83
桑戶棬樞
- 成語拼音:
- sāng hù juàn shū
- 成語解釋:
-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目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
-
84
桑戶蓬樞
- 成語拼音:
- sāng hù péng shū
- 成語解釋:
- 編桑枝為門,立蓬條為樞。形容家境貧窮。
- 成語出處:
- 明·梁辰魚《浣紗記·遣求》:“假如原憲是個善士,桑戶蓬樞,顏淵是一個好人,簞食瓢飲。”
-
85
三戶亡秦
- 成語拼音:
- sān hù wáng qín
- 成語解釋:
- 三戶:幾戶人家;亡:滅。雖只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正義而暫時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勝信心。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86
閂門閉戶
- 成語拼音:
- shuān mén bì hù
- 成語解釋:
- 閂:門上橫木。猶言關門閉戶。
- 成語出處:
- 清 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過晚膳,不坐馬匹,帶了八個排軍徒步悄悄同行,至半個時辰已到了天王廟。將已二更時候,左右人家多已閂門閉戶,庭園寂靜無聲。”
-
87
書香門戶
- 成語拼音:
- shū xiāng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見“書香門第”。
- 成語出處:
-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
-
88
三星在戶
- 成語拼音:
- sān xīng zài hù
- 成語解釋:
- 表示新婚之喜。
- 成語出處:
- 《詩經·唐風·綢繆》:“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
89
同門異戶
- 成語拼音:
- tóng mén yì hù
- 成語解釋:
- 名義一樣,實質不同。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軻詭哉,曰吾于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
-
90
萬戶千門
- 成語拼音:
- wàn hù qiān mén
- 成語解釋:
- 指眾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廣。
- 成語出處:
- 唐 李德裕《長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
91
亡秦三戶
- 成語拼音:
- wáng qín sān hù
- 成語解釋:
-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 成語出處:
- 《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92
小戶人家
- 成語拼音:
- xiǎo hù rén jiā
- 成語解釋:
- 人口少的人家。舊時也指寒微人家。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九卷:“和氏道:‘我們是小戶人家,不像大人家有許多規矩。’”
-
93
夜不閉戶
- 成語拼音:
- yè bù bì hù
- 成語解釋:
- 夜里睡覺不用關門。形容社會秩序、風氣很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94
倚傍門戶
- 成語拼音:
- yǐ bàng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謂依附、投靠某一門派或集團。
- 成語出處:
- 《明史·閹黨傳·門克新》:“克新,汝陽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葉燦、光祿卿錢春、按察使張光縉倚傍門戶,且請速誅熊廷弼。忠賢大喜,立傳旨行刑。”
-
95
云窗霞戶
- 成語拼音:
- yún chuāng xiá hù
- 成語解釋:
- 指華美的居處。
- 成語出處:
- 元·周伯琦《學宮紀事絕句》之四:“數樹青榆延閣東,云窗霞戶綺玲瓏。”
-
96
云窗月戶
- 成語拼音:
- yún chuāng yuè hù
- 成語解釋:
- 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 成語出處:
- 宋·向子諲《清平樂·奉酬韓叔夏》詞:“薄情風雨,斷送花何許。一夜清香無覓處。卻返云窗月戶。”
-
97
倚門傍戶
- 成語拼音:
- yǐ mén bàng hù
- 成語解釋:
- 倚、傍:靠著。比喻做學問自己沒有見解,只襲取別人的說法。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涿州紙衣和尚》:“倚門傍戶猶如醉,出言吐氣不慚惶。”
-
98
依門傍戶
- 成語拼音:
- yī mén bàng hù
- 成語解釋:
- 謂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富莫富于常知足》:“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仆妾,非賤而何?”又《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難,與世上好人依門傍戶者何啻千里。”
-
99
倚門窺戶
- 成語拼音:
- yǐ mén kuī hù
- 成語解釋:
- 謂攀附企望于他人。
- 成語出處:
- 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然不敢自列于下執事者,以為賤貴有倫,等威有序,以閑人持不急之務,朝夕倚門窺戶,抑亦侍郎之所惡也。”
-
100
足不出戶
- 成語拼音:
- zú bù chū hù
- 成語解釋:
- 戶:門。腳不跨出家門。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卻說蘇盼奴自從趙司戶去后,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 戶的成語,帶戶字的成語,包含戶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