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驚字的成語 (183個)
-
141
肉跳心驚
- 成語拼音:
- ròu tiào xī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鳳姐此時肉跳心驚,急急的向秋爽齋來。”
-
142
受寵若驚
- 成語拼音:
-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 成語解釋:
- 寵:賞識。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辭特轉吏部侍郎表》:“受寵若驚,況被非常之命,事君無隱,敢傾至懇之誠。”
-
143
失驚倒怪
- 成語拼音:
- shī jīng dǎo guài
- 成語解釋:
- 猶失驚打怪。驚恐;慌張。
- 成語出處:
- 《天花雨》第十四回:“回家方稀奇事,失驚倒怪落三魂。”
-
144
失驚打怪
- 成語拼音:
- shī jīng dǎ gu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指大驚小怪。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夷堅三志已 善謔詩詞》:“后人多少繼遺蹤,到我便失驚打怪。”
-
145
神驚鬼怕
- 成語拼音:
- shén jīng guǐ pà
- 成語解釋:
- 讓神仙吃驚,讓鬼神害怕。形容人的武藝勇猛過人,也指讓人十分驚懼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21回:“那士信足智多謀,熟于兵法,人號為‘小張飛’,使有一條鐵鞭,神驚鬼怕。”
-
146
受怕擔驚
- 成語拼音:
- shòu pà dān jīng
- 成語解釋:
-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擔驚,又不圖甚浪酒閑茶。”
-
147
石破天驚
- 成語拼音:
- shí pò tiān jīng
- 成語解釋:
- 山崩石裂;有驚天動地之勢。原形容箜篌的樂聲忽然高亢;震動了整個天界。現多指突發的大事或文章、議論的驚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李賀《歌詩集 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
148
神色不驚
- 成語拼音:
- shén sè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神色:神情。神情顯得沒有受到驚動而十分鎮定。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靈》卷十:“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么地?”
-
149
天驚石破
- 成語拼音:
- tiān jīng shí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巨響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驚。
- 成語出處:
- 唐·李賀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
150
聞寵若驚
- 成語拼音:
- wén chǒng ruò jī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受寵若驚。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殷蕓《小說》第二卷:“恐泊泥以濁白水,飄塵以亂清風,是以承命傾筐,聞寵若驚。”
-
151
望洋驚嘆
- 成語拼音:
- wàng yáng jīng t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慨嘆自己或處理一件事而慨嘆力量不足
- 成語出處:
- 清·杭世駿《序》:“書來質余,方望洋驚嘆,五體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
-
152
相驚伯有
- 成語拼音:
- xiāng jīng bó yǒu
- 成語解釋:
-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
153
心驚膽顫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chàn
- 成語解釋:
- 見“心驚膽戰”。
- 成語出處:
- 《秦并六國平話》上卷:“城前發喊,驚得趙王心驚膽顫,文武諸將倉皇無計。”
-
154
心驚膽寒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hán
- 成語解釋:
- 同“心驚膽戰”。
- 成語出處:
- 明·李日華《南西廂記·飛虎授首》:“心驚膽寒,渾身上淋漓雨汗。”
-
155
心驚膽裂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liè
- 成語解釋:
- 同“心驚膽戰”。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九回:“先鋒將魄散魂飛,合后兵心驚膽裂。”
-
156
心驚膽落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luò
- 成語解釋:
- 同“心驚膽戰”。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祭蘇子美文》:“人有遭之,心驚膽落,震汗如麻。”
-
157
心驚膽怕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pà
- 成語解釋:
- 內心驚懼害怕
- 成語出處:
-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驚膽怕,不似這兩三程行得人力盡身乏。”
-
158
心驚膽碎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suì
- 成語解釋:
- 碎:破裂。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眾軍心驚膽碎,兵潰爭先。”
-
159
心驚膽喪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sàng
- 成語解釋:
- 內心驚懼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張四維《雙烈記·寇逸》:“忽聽喊聲來,心驚膽喪,急急奔離天羅地網。”
-
160
心驚膽懾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shè
- 成語解釋:
- 懾:恐懼。指人內心驚懼害怕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圣節講經文》:“懷中履孝,道廣德新,合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
* 驚的成語,帶驚字的成語,包含驚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