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惡字的成語 (229個)

    101

    好佚

    成語拼音:
    hǎo yì è láo
    成語解釋:
    見“好逸勞”。
    成語出處:
    劉師培《論說部與文學之關系》:“要而論之,此三類者,均由學士大夫,好佚勞,憚著書之苦,復欲博著書之名,故單辭只義,軼事遺聞,咸筆之于書,以冀流傳久遠。”
    102

    禍盈

    成語拼音:
    huò yíng è rěn
    成語解釋:
    猶言罪累累。稔,喻積久。
    成語出處:
    《周書·武帝紀》:“既禍盈稔,眾叛親離,不有一戎,何以大定。”
    103

    好逸

    成語拼音:
    hào yì wù láo
    成語解釋:
    好:喜愛;逸:安閑;: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勞動。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勞,四難也。”
    104

    好諛

    成語拼音:
    hào yú wù zhí
    成語解釋:
    諛:奉承,諂媚;:厭。喜歡阿諛逢迎,厭直言勸諫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8回:“日事淫樂,好諛直,政事不修,群臣解體。”
    105

    不赦

    成語拼音:
    jí è bù shè
    成語解釋:
    罪大極,不可饒恕。
    成語出處:
    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牛肉鱔魚》:“按《唐律》屠牛者,在極不赦內。”
    106

    除奸

    成語拼音:
    jiǎn è chú jiān
    成語解釋:
    剪、除:掃除。掃除人與奸人。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0回:“似你我行俠尚義,理應濟困扶危,剪除奸。”
    107

    好善

    成語拼音:
    jí è hào shàn
    成語解釋:
    憎恨丑,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線清楚
    成語出處:
    《新唐書·王珪傳》:“至激濁揚清,疾好善,臣于數子有一日之長。”
    108

    好善

    成語拼音:
    jí è hào shàn
    成語解釋:
    嫉:憎恨;好:喜歡。憎恨壞人壞事,鼓勵好人好事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珪傳》:“至如激濁揚清,嫉好善,臣于數子,亦有一日之長。”
    109

    窮兇

    成語拼音:
    jí è qióng xiōng
    成語解釋:
    指極端兇
    成語出處:
    《陳書 廢帝紀》:“逆賊華皎,極窮兇,遂樹立蕭巋,謀危社稷。”
    110

    如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成語解釋:
    疾:厭;憎恨;: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如仇。”
    111

    如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成語解釋:
    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
    成語出處: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蔡木龕》:“嫉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
    112

    若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見“嫉如仇”。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公一時忠憤激發,嫉若仇,容或偶為此語,揆其心術,仍不失為磊落光明。”
    113

    如讎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成語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同“疾如仇”。
    成語出處:
    《明史 周順昌傳》:“順昌為人剛方貞介,疾如讎。”
    114

    若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疾:憎恨;: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樣
    成語出處:
    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若仇。”
    115

    若讎

    成語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同“疾如仇”。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薦禰衡表》:“見善若驚,疾若讎。”
    116

    如風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fēng
    成語解釋:
    痛恨壞人壞事就像狂風猛掃一樣。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陳蕃傳》:“震(朱震)字伯厚,初為州從事,奏濟陰太守單匡臧罪,并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譴超,超詣獄謝。三府諺曰:‘車如雞棲馬如狗,疾如風朱伯厚。’”
    117

    余殃

    成語拼音:
    jī è yú yāng
    成語解釋:
    多行不善,則會遭受報。勸人不要行,以免禍延子孫。
    成語出處:
    《易經 坤卦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 釋法明《答李交州難佛不見形》:“積善余慶,積余殃,雖新新生滅,交臂代謝,善之業,不得不受。”
    118

    進善懲

    成語拼音:
    jìn shàn chéng è
    成語解釋:
    見“進善懲奸”。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弼違救失,不以尤悔為慮;進善懲,不以親讎自嫌。”
    119

    進善黜

    成語拼音:
    jìn shàn chù è
    成語解釋:
    見“進善退”。
    成語出處:
    《魏書·張蒲傳》:“扶弱抑強,進善黜,教化大行。”
    120

    旌善懲

    成語拼音:
    jīng shàn chéng è
    成語解釋:
    旌:表彰;善:美好;懲:懲罰。表彰好人好事,懲辦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封贈忠臣》:“嗚呼,旌善懲,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祿之榮,死者沐恩光之賁。”
    * 惡的成語,帶惡字的成語,包含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