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急字的成語 (115個)
-
81
佩弦自急
- 成語拼音:
- pèi xián zì jí
- 成語解釋:
- 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樣緊張。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
82
氣急敗壞
- 成語拼音:
- qì jí bài huài
- 成語解釋:
-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只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
83
氣急敗喪
- 成語拼音:
- qì jí bài sàng
- 成語解釋:
- 同“氣急敗壞”。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十五:“桂長林臉上掛了彩,氣急敗喪地跑來。”
-
84
情急智生
- 成語拼音:
- qíng jí zhì shēng
- 成語解釋:
- 情況緊急時;突然想出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湯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條注意。”
-
85
權時救急
- 成語拼音:
- quán shí jiù jí
- 成語解釋:
- 權:稱量。正確分析形勢,挽救危急局面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朱浮傳》:“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權時救急,二者皆為國耳。”
-
86
輕重緩急
- 成語拼音:
- qīng zhòng huǎn jí
- 成語解釋: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國蓄》:“歲有兇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
87
人急計生
- 成語拼音:
- rén jí jì shēng
- 成語解釋:
- 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 成語出處:
- 元 施惠《幽閨記 文武同盟》:“粉墻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
-
88
人急偎親
- 成語拼音:
- rén jí wēi qīn
- 成語解釋:
- 謂人到危急時則想投靠親友。
- 成語出處:
-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一折:“常言道人急偎親我稍知。”
-
89
人急智生
- 成語拼音:
- rén jí zhì shēng
- 成語解釋:
- 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智深見了,‘人急智生’,便把禪杖倚了,就灶邊拾把草,把春臺揩抹了灰塵。”
-
90
燃眉之急
- 成語拼音:
- rán méi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燃眉:火燒眉毛。火燒眉毛那樣地緊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 成語出處:
- 《文獻通考 市糴二》:“元祐初,溫公入相,諸賢并進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91
事急無君子
- 成語拼音:
- shì jí wú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邦杰道:‘好一匹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無君子,只得借他來騎騎。’”
-
92
手急眼快
- 成語拼音:
- shǒu jí yǎn ku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動作機警,手快眼快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趕在哪吒腦后,著左膊上一棒打來。”
-
93
燒眉之急
- 成語拼音:
- shāo méi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比喻非常迫切。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燒眉之急。我馬也不要,從人也不帶一個,連夜自趕回家。”
-
94
十萬火急
- 成語拼音:
- shí wàn huǒ jí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
95
危急存亡
- 成語拼音:
- wēi jí cún wáng
- 成語解釋:
- 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96
危急關頭
- 成語拼音:
- wēi jí guān tóu
- 成語解釋: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成語出處: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
-
97
星飛電急
- 成語拼音:
- xīng fēi diàn jí
- 成語解釋:
- 如流星飛落,如閃電急馳。形容十分急速或事情非常緊急。
- 成語出處:
- 元 施惠《拜月亭 奉命和番》:“合火速便馳驛,等回音,星飛電急。”
-
98
心慌意急
- 成語拼音:
- xīn huāng yì jí
- 成語解釋:
- 同“心慌意亂”。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燈又半明半滅,又看見玉姐吊在梁間,心慌意急。”
-
99
相煎何急
- 成語拼音:
- xiāng jiān hé jí
- 成語解釋:
- 煎:煮;何:多么;急:緊迫。煮得為什么那樣急。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100
心急火燎
- 成語拼音:
- xīn jí huǒ liáo
- 成語解釋:
- 心里很急;像火在燒。急:焦急。
- 成語出處:
- 清 吳璿《飛龍全傳》:“那管院的太監,心燎意急,一籌莫展。”
* 急的成語,帶急字的成語,包含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