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思字的成語 (198個)

    121

    患預防

    成語拼音:
    sī huàn yù fáng
    成語解釋:
    想到會發生禍患,事先采取預防措施。
    成語出處:
    《易·既濟》:“君子以患而豫防之。”
    122

    霜露之

    成語拼音:
    shuāng lù zhī sī
    成語解釋:
    對父母先祖的念。
    成語出處:
    《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123

    前慮后

    成語拼音:
    sī qián lǜ hòu
    成語解釋:
    考,考慮;前:原因。反復考慮事情的原因和結果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為,再不前慮后,小弟每每與他說好話,他再不肯聽。”
    124

    前算后

    成語拼音:
    sī qián suàn hòu
    成語解釋:
    考;算:計劃,籌謀。想前面,盤算將來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子約》:“如此下手,更莫前算后,計較商量。”
    125

    前想后

    成語拼音:
    sī qián xiǎng hòu
    成語解釋:
    前:原因。前頭;想想后頭。反復考慮事情的原因和結果。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2回:“且聞太師見后無襲兵,領人馬徐徐而行;又見折了余慶,辛環帶傷,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前想后。”
    126

    首丘之

    成語拼音:
    shǒu qiū zhī sī
    成語解釋: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念故鄉或歸葬故土之情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說,況于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哉?”
    127

    若泉涌

    成語拼音:
    sī ruò quán yǒng
    成語解釋:
    緒,文。指人的文如泉水涌出。形容文豐富敏捷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謝賜御制月詩表》:“伏惟尊號皇帝陛下精心六義,若泉涌,銳意萬機,居多暇曰。”
    128

    如涌泉

    成語拼音:
    sī rú yǒng quán
    成語解釋:
    猶如噴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敏捷,才力充沛。
    成語出處:
    《舊唐書 蘇颋傳》:“舍人如涌泉,嶠所不及也。”
    129

    若涌泉

    成語拼音:
    sī ruò yǒng quán
    成語解釋:
    緒,文。指人的文如泉水涌出。形容文豐富敏捷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強記冶聞,幽贊微言;文若春華,若涌泉。”
    130

    而后行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語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成語出處: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而后行。”
    131

    而行

    成語拼音:
    sān sī ér xíng
    成語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考慮;行:行動。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季文子三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32

    恍惚

    成語拼音:
    shén sī huǎng hū
    成語解釋: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想集中不起來。
    成語出處:
    唐 無名氏《鄭德磷》:“德磷大駭,神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133

    極慮

    成語拼音:
    shēn sī jí lǜ
    成語解釋:
    慮:考。謀劃周密,考慮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成語出處:
    《鄒智傳》:“愿陛下以宰相為股肱,以諫官為耳目,以正人君子為腹心,深極慮,定宗社長久之計,則大綱正矣。”
    134

    審處

    成語拼音:
    shú sī shěn chǔ
    成語解釋:
    反復考,審慎籌劃。
    成語出處: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許小琴分司》:“蓋芍友遇事必熟審處,計出萬全而后行。”
    135

    熟慮

    成語拼音:
    shēn sī shú lǜ
    成語解釋:
    熟:細致。反復細致地索考慮。
    成語出處:
    《魏書 程駿傳》:“且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不可不熟慮。”
    136

    遠慮

    成語拼音:
    shēn sī yuǎn lǜ
    成語解釋:
    謀劃周密,老虎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成語出處:
    《后漢書·孝和孝殤帝紀》:“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
    137

    深憂遠

    成語拼音:
    sī shēn yōu yuǎn
    成語解釋:
    慮得深,為久遠的事操心。形容考慮周到。
    成語出處:
    《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
    138

    賢如渴

    成語拼音:
    sī xián rú kě
    成語解釋:
    如渴:如口渴飲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賢如渴。”
    139

    慎終

    成語拼音:
    shèn zhōng sī yuǎn
    成語解釋:
    終:人死;慎終:居喪能遵守禮法;遠:指祖先。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
    成語出處:
    唐·張說《太原王公神道碑》:“有子故光祿少卿玙,今秘書監詢,皆篤行純孝,慎終遠。”
    140

    體大

    成語拼音:
    tǐ dà sī jīng
    成語解釋:
    體:體制,規模;慮;精:精密。指著作規模宏大,慮精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自古體大而精,未有此也。”
    * 思的成語,帶思字的成語,包含思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