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心字的成語 (1282個)

    501

    自問

    成語拼音:
    mén xīn zì wèn
    成語解釋:
    捫:按;摸;: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和夢游春詩》:“捫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502

    目語

    成語拼音:
    mù yǔ xīn jì
    成語解釋:
    語:談話;計:計算。用眼睛示意,在里盤算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目語計,不宜唇齒。”
    503

    目眢

    成語拼音:
    mù yuān xīn wǎng
    成語解釋:
    猶言淚竭神傷。形容悲痛之甚。
    成語出處:
    清·惲敬《祭張皋文文》:“四瀛茫茫,日月何遒,目眢忳,已矣誰儔。”
    504

    目眐

    成語拼音:
    mù zhēng xīn hài
    成語解釋: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藤谷古香《轟天雷》第八回:“六人從容就戮,不多時將六人盡數斬了,劊子手將血淋淋六個頭顱獻上,看的人都目眐駭。”
    505

    目注

    成語拼音:
    mù zhù xīn níng
    成語解釋:
    猶言全神貫注。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粉蝶》:“陽目注凝,對燭自鼓;久之,頓得妙悟,不覺起舞。”
    506

    目注

    成語拼音:
    mù zhù xīn yíng
    成語解釋:
    謂竭盡力以赴。
    成語出處:
    嚴復《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凡其自毀齒至于白首,終其百年之身,所目注營,勞苦險難。”
    507

    怒從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從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1回:“惠公在車上望見慶鄭,怒從起。”
    508

    怒從起,惡向膽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成語解釋:
    惡:兇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不覺怒從起,惡向膽生,顧不得什么,一口氣趕到客廳。”
    509

    怒從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憤怒從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斬鬼傳》第七回:“鐘馗聽說一個鬼字,怒從生,拔劍就砍。”
    510

    怒從上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從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梁》:“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上起,惡向膽邊生。”
    511

    怒從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上起,惡向膽邊生。”
    512

    鳥聲獸

    成語拼音:
    niǎo shēng shòu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言辭動聽而懷陰毒。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傳》:“四方私言,云角等竊入京師,戰視朝政,鳥聲獸,私共鳴呼。”
    513

    滅質

    成語拼音:
    nì xīn miè zhì
    成語解釋:
    指淹沒天然的性,掩蓋純樸的本質。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 繕性》:“文滅質,博溺。”
    514

    王室

    成語拼音:
    nǎi xīn wáng shì
    成語解釋: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愛國。
    成語出處:
    《尚書 康誥》:“雖爾身在外,乃罔不在王室。”
    515

    抽腸

    成語拼音:
    ǒu xīn chōu cháng
    成語解釋:
    嘔:吐。形容十分悲傷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那些嘔抽腸的鬼,更不知哭到幾時,才是住手!”
    516

    滴血

    成語拼音:
    ǒu xīn dī xuè
    成語解釋:
    嘔:吐。比喻費盡思和精力
    成語出處:
    清·秋瑾《精衛石·序》:“余愿嘔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萬萬女同胞無負此國民責任也。”
    517

    鏤骨

    成語拼音:
    ǒu xīn lòu gǔ
    成語解釋:
    嘔:吐。形容費盡血,歷盡艱辛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李義山《詠柳》云‘堤遠意相隨’之句,皆是嘔鏤骨而成。”
    518

    瀝血

    成語拼音:
    ǒu xīn lì xuè
    成語解釋:
    嘔:吐;瀝:滴。比喻極度勞苦思。多用于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519

    吐膽

    成語拼音:
    ǒu xīn tǔ dǎn
    成語解釋:
    嘔:吐。形容費盡血,歷盡艱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隱秀》:“嘔吐膽,不足語窮;鍛發煉年,奚能喻苦?”
    520

    平生不作虧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成語解釋:
    平生:有生以來;虧:違背良。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地坦然
    成語出處: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虛,怎能給恐嚇呢?”
    * 心的成語,帶心字的成語,包含心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