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循字的成語 (36個)
-
21
循名責實
- 成語拼音:
- xún míng zé shí
- 成語解釋:
- 按著名稱或名義去尋求實際內容;使得名實相符。循:依著;責:求。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
-
22
循墻而走
- 成語拼音:
- xún qiáng ér zǒu
- 成語解釋:
- 循:沿著。沿著墻走。形容恭謹順從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
-
23
循誦習傳
- 成語拼音:
- xún sòng xí chuán
- 成語解釋:
- ①謂習慣于讀死書、傳舊聞。②謂誦習。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且夫賢君之踐位也,豈特委瑣握齪,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云爾。”
-
24
循涂守轍
- 成語拼音:
- xún tú shǒu zhé
- 成語解釋:
- 亦作“循途守轍”。遵守規矩。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涂守轍,猶言循規蹈矩云耳。”
-
25
循途守轍
- 成語拼音:
- xún tú shǒu zhé
- 成語解釋:
- 見“循涂守轍”。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與周子和大參》:“今當路一似循途守轍,殊不可解。”
-
26
循序漸進
- 成語拼音:
- xún xù jiàn jìn
- 成語解釋:
- 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漸:逐漸。
- 成語出處:
- 《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
27
循循善誘
- 成語拼音:
- xún xún shàn yòu
- 成語解釋:
- 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指。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
28
循循誘人
- 成語拼音:
- xún xún yòu rén
- 成語解釋:
- 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指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一卷:“壯年勵志苦學,屢科不第,遂隱居教學,循循誘人。”
-
29
因循敷衍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fū yǎn
- 成語解釋:
- 沿襲舊的,敷衍應付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8章:“炮兵營營長楊某,好像染有嗜好,整天萎靡不振,因此辦事也提不起精神,只是因循敷衍。”
-
30
因循茍安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gǒu ān
- 成語解釋:
- 因循:照舊不改;茍安:茍且偷安。沿襲舊的一套,茍且偷安過日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北平人并不盡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茍安。”
-
31
因循茍且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gǒu qiě
- 成語解釋:
- 因循:沿襲;茍且:敷衍;馬虎。沿襲舊的一套;敷衍了事;不求革新。形容只圖維持現狀;得過且過。
- 成語出處:
- 宋 呂祖謙《答潘叔度》:“以此等語言自恕,則因循茍且,無一事可為矣!”
-
32
因循守舊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shǒu jiù
- 成語解釋:
- 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
33
因循坐誤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zuò wù
- 成語解釋:
- 因循:遲延拖拉;坐誤:坐失。指情況有了變化,還照老一套辦,因而耽誤了事情。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照這樣因循坐誤,無怪有名的御史韓以高約會了全臺,在宣武門外松筠庵開會。”
-
34
有章可循
- 成語拼音:
- yǒu zhāng kě xún
- 成語解釋:
- 章:章程、章法;循:遵守、依照。有章法可以依照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那里是怎么解決的,這兒也就有章可循了。”
-
35
責實循名
- 成語拼音:
- zé shí xún míng
- 成語解釋:
- 按其名而求其實。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戒勵風俗德音》:“自非責實循名,不能彰善癉惡。”
-
36
止循資序
- 成語拼音:
- zhǐ xún zī xù
- 成語解釋:
- 止:只,僅;循:順著,引申為沿襲,依照;資序:論資排輩。指只靠資歷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第五卷:“若專引知識,則嫌于私;若止循資序,未必皆才。”
* 循的成語,帶循字的成語,包含循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