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待字的成語 (122個)

    101

    雨淋頭

    成語拼音:
    zhí dài yǔ lín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不能及早罷手或毫無準備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師》:“僧問:‘迢迢一路時如何?’師曰:‘天晴不肯去,直雨淋頭。’”
    102

    坐而

    成語拼音:
    zuò ér dài bì
    成語解釋: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成語出處:
    語出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103

    坐而

    成語拼音:
    zuò ér dài bì
    成語解釋:
    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措施。
    成語出處:
    語出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104

    坐而

    成語拼音:
    zuò ér dài dàn
    成語解釋:
    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成語出處: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旦。”《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旦。”
    105

    坐而

    成語拼音:
    zuò ér dài shǔ
    成語解釋:
    坐著等天亮。比喻勤謹
    成語出處:
    唐·陸贄《答百寮第二表》:“坐而曙,忮及上春。”
    106

    枕戈

    成語拼音:
    zhěn gē dài dàn
    成語解釋: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著武器躺著;等天亮。形容殺敵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時刻準備迎戰。
    成語出處:
    《晉書 劉琨傳》:“吾枕戈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07

    枕戈

    成語拼音:
    zhěn gē dài dí
    成語解釋:
    枕著兵器等迎敵。形容時刻準備殺敵。
    成語出處:
    《南齊書·褚淵傳》:“結壘新亭,枕戈敵……鋒鏑初交,元惡送首。”
    108

    枕戈

    成語拼音:
    zhěn gē dài mìng
    成語解釋:
    枕著武器等命令。形容時刻準備戰斗。
    成語出處: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張統制現帶有可靠軍隊數營,在漢口劉家廟枕戈命。”
    109

    枕戈以

    成語拼音:
    zhěn gē yǐ dài
    成語解釋:
    同“枕戈旦”。
    成語出處:
    明·張煌言《上行在陳南北機宜疏》:“臣雖駑鈍,亦當枕戈以。”
    110

    折節

    成語拼音:
    zhé jié dài shì
    成語解釋:
    指屈己人。
    成語出處:
    《周書 邵廣傳》:“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廣獨率由禮則,又折節士,朝野以是稱焉。”
    111

    責己以周,人以約

    成語拼音: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
    成語解釋:
    周:周到,引申為嚴格;約:簡單,引申為不苛求。要求自己嚴格,對別人要寬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112

    責己重,人輕

    成語拼音:
    zé jǐ zhòng,dài rén qīng
    成語解釋:
    要求自己嚴格,對別人要寬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113

    責己重以周,人輕以約

    成語拼音:
    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
    成語解釋:
    周:周到,引申為嚴格;約:簡單,引申為不苛求。要求自己嚴格,對別人要寬厚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114

    知人

    成語拼音:
    zhī rén dài shì
    成語解釋:
    指對人的態度好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士。蓋有高祖之風。”
    115

    指日而

    成語拼音:
    zhǐ rì ér dài
    成語解釋:
    見“指日可”。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一回:“將來執掌昭陽,可指日而,為何夫人雙眉反蹙起來?”
    116

    指日可

    成語拼音:
    zhǐ rì kě dài
    成語解釋: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達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可也。”
    117

    責人以詳,己以廉

    成語拼音:
    zé rén yǐ xiáng,dài jǐ yǐ lián
    成語解釋:
    責:要求;詳:完備,引申為苛求;廉:少。對他人要求苛刻,對自己要求寬松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毀》:“今日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
    118

    坐以

    成語拼音:
    zuò yǐ dài bì
    成語解釋:
    :等;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參患》:“短兵遠矢,與坐而死者同實。”
    119

    坐以

    成語拼音:
    zuò yǐ dài dàn
    成語解釋:
    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勤勉。
    成語出處: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旦,旁求俊彥。”
    120

    遵養

    成語拼音:
    zūn yǎng dài shí
    成語解釋:
    同“遵養時晦”。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害卿兄弟,獨夫介立,遵養時,臣節詎久。”范祥雍校注:“此言爾朱榮有時機,即欲篡奪。”
    * 待的成語,帶待字的成語,包含待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