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待字的成語 (122個)
-
41
計日以待
- 成語拼音:
- jì rì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見“計日而待”。
- 成語出處:
- 明·趙元星《賀賈元禮食廩序》:“待御為兩京學使者,即不復外補,坐致九列,惟計日以待耳。”
-
42
刻不待時
- 成語拼音:
- kè bù dài shí
- 成語解釋:
- 謂時間緊迫。
- 成語出處:
- 《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時遭大禍,叫我三人那里奔。”
-
43
寬以待人
- 成語拼音:
- kuān yǐ dài rén
- 成語解釋:
- 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
44
轢釜待炊
- 成語拼音:
- lì fǔ dài chuī
- 成語解釋:
- 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
- 成語出處:
-
45
來世不可待
- 成語拼音:
- lái shì bù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對于未來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 成語出處:
- 《莊子·人間世》:“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
46
斂手待斃
- 成語拼音:
- liǎn shǒu dài b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束手待斃。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
47
另眼看待
- 成語拼音:
- lìng yǎn kàn dài
- 成語解釋:
- 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5卷:“侍郎與夫人看見人物標致,更加禮儀齊備,心下喜歡,另眼看待。”
-
48
另眼相待
- 成語拼音:
- lìng yǎn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以不同于一般的態度對待,指特殊照顧、優待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
-
49
冷眼相待
- 成語拼音:
- lěng yǎn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用冷淡的態度接待。比喻不歡迎或看不起。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須將好言諫勸丈夫。”
-
50
寧當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 成語拼音:
- nìng dāng yǒu rì chóu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
- 成語解釋:
- 寧:寧愿;籌:計劃。當有錢時要考慮貧窮時,不能到了沒錢時還在回想有錢時候。指應厲行節約,注意儲備,不能浪費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5回:“‘寧當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人肚內有了這兩句話,便不怕了。”
-
51
迫不及待
- 成語拼音:
- pò bù jí dài
- 成語解釋:
-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著急。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聞請旨。”
-
52
迫不可待
- 成語拼音:
- pò bù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見“迫不及待”。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帶銀子,按戶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與銀若干,使其度命。”
-
53
翹首以待
- 成語拼音:
- qiáo shǒu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翹首:抬起頭。形容殷切盼望
- 成語出處:
- 王朔《無人喝彩》:“李緬寧趕到公共汽車站,車已停穩,開了前后車門上下客。他擠在人堆里翹首以待。”
-
54
翹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á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
55
蹺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iāo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
56
企足而待
- 成語拼音:
- qǐ zú ér dài
- 成語解釋:
- 抬起腳后跟等著。比喻盼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 成語出處:
-
57
企踵可待
- 成語拼音:
- qǐ zhǒng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符傳》:“則蕭、曹、周、韓之倫,何足不致,吳、鄧、梁、竇之屬,企踵可待。”
-
58
翹足可待
- 成語拼音:
- qiào zú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翹足:抬起腳。一舉足的時間內即可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 成語出處:
- 清·夏燮《中西紀事·庚申換約之役》:“種種危亡,翹足可待,又安有掃蕩廓清之日。”
-
59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成語拼音:
-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60
時不我待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wǒ dài
- 成語解釋: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成語出處:
- 清 秋瑾《贈蔣鹿珊先生言志且為他日成功之鴻爪也》:“事機一失應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
* 待的成語,帶待字的成語,包含待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