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張字的成語 (130個)

    101

    口結舌

    成語拼音:
    zhāng kǒu jié shé
    成語解釋: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于緊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公子被他問得口結舌,面紅過耳。”
    102

    口吐舌

    成語拼音:
    zhāng kǒu tǔ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很驚奇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大家口吐舌,忍氣吞聲,簇擁翠蓮上轎。”
    103

    指李推

    成語拼音:
    zhǐ lǐ tuī zhāng
    成語解釋:
    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成語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比較》:“臨期聽比,無指李推之弊。”
    104

    袂成帷

    成語拼音:
    zhāng mèi chéng wéi
    成語解釋:
    開袖子成為帷幕。形容人多。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奉使》:“齊之臨淄三百閭,袂成帷,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105

    袂成陰

    成語拼音:
    zhāng mèi chéng yīn
    成語解釋:
    開袖子能遮掩天日,成為陰天。形容人多。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雜下九》:“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106

    脈僨興

    成語拼音:
    zhāng mài fèn xīng
    成語解釋:
    謂血管膨脹,青脈突起。,通“脹”。《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脈僨興,外強中干。”杜預注:“氣狡憤于外,則血脈必周身而作,隨氣動。”后以指因沖動而舉措失宜。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脈僨興,外彊中乾。”杜預注:“氣狡憤於外,則血脈必周身而作,隨氣動。”
    107

    眉努目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nǔ mù
    成語解釋:
    揚起眉毛,瞪著眼睛。喻粗獷淺露。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芙蓉道楷禪師》:“山僧今日向諸人面前,說家門已是不著便,豈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豎拂,東喝西棒,眉努目,如癇病發相似。”
    108

    眉努眼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nǔ yǎn
    成語解釋:
    揚起眉毛,瞪著眼睛。指善于作態。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兩邊作得來,眉努眼,大驚小怪。”
    109

    睜目

    成語拼音:
    zhēng mù zhāng xū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10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zhāng yǎn
    成語解釋:
    驚惶不安的樣子。
    成語出處: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燈依舊燃著,正中擺著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著兩三個兵士,顯出一種眼的驚惶神氣。”
    111

    設布列

    成語拼音:
    zhāng shè bù liè
    成語解釋:
    指陳設安排
    成語出處: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序》:“此言其設布列不易者也。”
    112

    三李四

    成語拼音:
    zhāng sān lǐ sì
    成語解釋:
    假設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百丈恒禪師法嗣》:“問:‘如何是佛?’師曰:‘三李四。’”
    113

    三呂四

    成語拼音:
    zhāng sān lǚ sì
    成語解釋: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成語出處:
    宋·何承裕《戲為舉子對句》詩:“曉來狗吠三婦,日暮猿啼呂四妻。”
    114

    嘴是兩

    成語拼音:
    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
    成語解釋:
    愛怎么說就怎么說
    成語出處:
    115

    王李趙

    成語拼音:
    zhāng wáng lǐ zhào
    成語解釋: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見的姓,連用泛指一般人。
    成語出處:
    《梁書·儒林傳·范縝》:“亦可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116

    王趙李

    成語拼音:
    zhāng wáng zhào lǐ
    成語解釋:
    泛指一些人。也指尋常之輩。
    成語出處:
    《梁書 儒林傳 范縝》:“亦可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117

    助我

    成語拼音:
    zhù wǒ zhāng mù
    成語解釋:
    目:睜大眼睛,比喻揚氣勢。比喻得到別人的贊助,聲勢更加壯大。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墨翟不好伎,何為過朝歌而回車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車之縣,想足下助我目也。”
    118

    眼露睛

    成語拼音:
    zhāng yǎn lù jīng
    成語解釋:
    謂瞪著眼睛說瞎話。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這晁大哥可是聽著人眼露睛的沒要緊!”
    119

    筵設戲

    成語拼音:
    zhāng yán shè xì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20

    牙舞爪

    成語拼音:
    zhāng yá wǔ zhǎo
    成語解釋:
    :顯露;開;牙: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兇惡的樣子。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于江湖,龍生三日牙舞爪。”
    * 張的成語,帶張字的成語,包含張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