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161

    積甲如

    成語拼音:
    jī jiǎ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兵甲堆疊如。極言其多。同“積甲齊”。
    成語出處:
    清 張惠言《館試靈臺偃伯賦》:“受降則積甲如,振旅則執同聽凱。”
    162

    寄跡

    成語拼音:
    jì jì shān lín
    成語解釋:
    隱居林間,不過問世事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四回:“雖欲寄跡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163

    積甲

    成語拼音:
    jī jiǎ shān qí
    成語解釋:
    兵甲堆疊如。極言其多。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劉盆子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齊。”
    164

    軍令如

    成語拼音:
    jūn lì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軍事命令像一樣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云長曰:‘愿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云長便與了軍令狀。”
    165

    聚米為

    成語拼音:
    jù mǐ wéi shān
    成語解釋:
    東漢馬援堆米成,以代地形模型,給皇帝分析軍事形勢、進軍計劃,講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陳述軍事形勢,險要的地形。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馬援傳》:“援因說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勢,兵進有必破之狀。又于帝前聚米為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166

    半壁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bàn bì
    成語解釋:
    :國土;半壁:半邊。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成語出處:
    167

    不老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bù lǎo
    成語解釋:
    川,河;老:衰。高大河千古長存,永不衰老。比喻人長壽或祝人長壽
    成語出處:
    宋·林外《洞仙歌》詞:“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不老。”
    168

    劍樹刀

    成語拼音:
    jiàn shù dāo shān
    成語解釋:
    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灌州羅漢和尚》:“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
    169

    掛瓢

    成語拼音:
    jī shān guà piáo
    成語解釋:
    用為隱居不仕之典。
    成語出處:
    明 敬虛子《小隱書 許由》載:相傳許由隱居箕之下,穎水之陽,躬耕自食,以手掬飲。人遺一瓢,掛于樹,風吹歷歷作聲,以為煩,棄之。
    170

    好改,秉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易改,稟性難移。”
    171

    好改,本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川,河流;移:改變。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好改,本性難移’,也許后來還要開口。”
    172

    可改,本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川,河流;移:改變。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1回:“若說要我改邪歸正,啊呀!江可改,本性難移。”
    173

    如故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rú gù
    成語解釋:
    故:從前。高大河面貌依舊。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泰和記·蘇子瞻泛游赤壁》:“嘆興亡,江如故,何處覓曹郎。”
    174

    如畫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rú huà
    成語解釋:
    河;常指國土。河美如圖畫。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江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175

    積土為,積水為海

    成語拼音:
    jī shuǐ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成語解釋:
    把土堆起來可以成,把水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積少成多。
    成語出處:
    《荀子·儒效》:“積土而為,積水而為海。”
    176

    易改,秉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人的秉性是極難轉變的。即言人性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元曲選·無名氏〈謝金吾〉三》:“可不的河易改;本姓(性)難移。”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易改;稟性難移”。《魯迅書信集·九0六·致趙家璧》:“但‘江好改;本性難移’;無論怎么小心;總不免發一點‘不妥’的議論。”
    177

    易改,稟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政體容易更改,本性難于變移,比喻生性風格或既成的事實難以改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易改,稟性難移。’”
    178

    易改,本性難移

    成語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成語解釋:
    川,河流;移:改變。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可不的江易改,本性難移。”
    179

    之操

    成語拼音:
    jī shān zhī cāo
    成語解釋:
    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之節”。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趙岐傳》:“大丈夫生世,遁無箕之操,仕無伊呂之勛,天不我與,復何言哉!”
    180

    之風

    成語拼音:
    jī shān zhī fēng
    成語解釋:
    指隱士的風范。
    成語出處:
    清 王晫《今世說 雅量》:“[丁藥園]謫居五載,略無遷謫狀,躬耕自樂,灑然有箕之風。”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