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101

    覆海移

    成語拼音:
    fù hǎi yí shān
    成語解釋:
    翻轉大海,移動大。形容力量巨大。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阿修羅眾圣偏殊,覆海移功力大,上住須彌福德強,平扶日月感神煞。”
    102

    福齊南

    成語拼音:
    fú qí nán shān
    成語解釋:
    :終南。比喻福氣高如南
    成語出處:
    《南齊書·豫章文獻王疑傳》:“常謂福齊南,慶鐘仁壽。”
    103

    福如東海,壽比南

    成語拼音: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
    成語解釋:
    :終南。比喻人福氣像東海的水一樣浩大,壽命如終南一樣長久
    成語出處:
    明·柯丹邱《荊釵記·慶誕》:“齊祝贊,愿福如東海,壽比南。”
    104

    福如

    成語拼音:
    fú rú shān yuè
    成語解釋:
    岳:高大的。形容福氣像一樣高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25卷:“若帝王求道,壽齊三光,千變萬化,坐民立亡;福如岳,為人重愛,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105

    戴岳

    成語拼音:
    fù shān dài yuè
    成語解釋:
    負:背負;戴:頭頂。背負高大的岳。比喻肩負重任
    成語出處:
    《周書·晉蕩公護傳》:“生死肉骨,豈過今恩,負戴岳,未足勝荷。”
    106

    開道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dào
    成語解釋: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路。常與“遇水迭橋”連用。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開道,遇水疊橋。”
    107

    開道,遇水造橋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dào,yù shuǐ zào qiáo
    成語解釋:
    逢:遭逢,遇見。遇到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奉旨出朝,地動搖,逢開道,遇水造橋。”
    108

    開路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
    成語解釋:
    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傍邊轉過一個壯士,一臂扶輪,一手策馬,逢開路,救出趙盾去了。”
    109

    開路,遇水疊橋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語解釋:
    逢:遭逢,遇見。遇到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0回:“軍旅逢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110

    開路,遇水迭橋

    成語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語解釋:
    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開路,遇水迭橋。”
    111

    范水模

    成語拼音:
    fàn shuǐ mó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成語出處:
    清 江順詒《詞學集成》第六卷:“抗心邁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虛華,范水模,自詫淡遠。”
    112

    涉水

    成語拼音:
    fān shān shè shuǐ
    成語解釋:
    嶺;涉:趟水;水:大河。翻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成語出處:
    王愿堅《糧食的故事》:“可是這會,紅軍就要和我們分手了,他們要翻涉水地遠征了……”
    113

    越嶺

    成語拼音:
    fān shān yuè lǐng
    成語解釋:
    越:過;嶺:頂上有路可通行的。翻過很多頭;形容野外工作或行進途中辛苦。也比喻歷盡千辛萬苦。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腳好,只要肚子里填飽了瓤子,翻越嶺,跟年輕人一樣。”
    114

    越水

    成語拼音:
    fān shān yuè shuǐ
    成語解釋:
    嶺;水:大河。翻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成語出處:
    115

    扛鼎拔

    成語拼音:
    gāng dǐng bá shān
    成語解釋:
    扛:雙手舉起。拔起大,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116

    盥耳

    成語拼音:
    guàn ěr shān qī
    成語解釋:
    盥耳:洗耳朵。比喻隱居不仕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故土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棲。”
    117

    隔行如隔

    成語拼音:
    gé háng rú gé shān
    成語解釋: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這一行業的門道。
    成語出處: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參謀長雖然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可是隔行如隔,和土匪們聯絡便不如小喜。”
    118

    桂林一枝,昆片玉

    成語拼音: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語解釋:
    :昆岡,古代產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中的一塊玉。比喻科舉考試中的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成語出處:
    《晉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之片玉。’”
    119

    戴粒

    成語拼音:
    guàn shān dài lì
    成語解釋:
    :把當帽子,比喻大。戴粒:用頭頂粒,比喻小。形容大小雖異,
    成語出處:
    《文藝類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何異乎我之戴粒也。”
    120

    低頭,河水讓路

    成語拼音: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
    成語解釋:
    比喻人民群眾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無窮力量
    成語出處:
    鄧拓《英雄的路》:“人們常說的‘高低頭,河水讓路’的奇跡,在寶成路上真正實現了。”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