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將字的成語 (175個)
-
161
相門有相,將門有將
- 成語拼音: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jiàng mén yǒu jiàng
- 成語解釋:
- 相:宰相、丞相、相國。指宰相和大將之家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有將相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
-
162
挾人捉將
- 成語拼音:
- xié rén zhuō jiàng
- 成語解釋:
- 挾:挾制。在戰斗中能夠制服敵人,活捉其將領
- 成語出處:
- 元·李文蔚《蔣神靈應》楔子:“挾人捉將干般勇。武藝精熟敢戰爭。”
-
163
一將成功萬骨枯
- 成語拼音: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 成語出處:
- 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
-
164
一將功成萬骨枯
- 成語拼音:
-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 成語出處: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165
玉山將崩
- 成語拼音:
- yù shān jiāng bēng
- 成語解釋: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體搖搖欲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
166
折沖將軍
- 成語拼音:
- zhé chōng jiāng jūn
- 成語解釋:
- 折沖:挫退敵方的戰車。三國時魏國大將樂進的封號。指英勇無比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折沖將軍樂進。”
-
167
忠臣良將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
- 成語解釋:
- 忠實的大臣和優秀的將帥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襲人道:‘忠臣良將,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
168
斬將奪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jiàng duó qí
- 成語解釋:
- 砍殺敵將,拔取敵旗。形容勇猛善戰。同“斬將搴旗”。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官腔類 八義記 拷問如姬》:“只消受得瘞粉埋香,索強似斬將奪旗。”
-
169
捉將官里去
- 成語拼音:
- 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
- 成語解釋: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成語出處:
- 宋·趙令榁《侯鯖錄》第六卷:“樸言:‘獨臣妻有詩一首云: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朝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山。”
-
170
斬將搴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jiàng qiān qí
- 成語解釋:
- 搴:拔取。拔取敵旗,斬殺敵將。形容勇猛善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斗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
-
171
捉將挾人
- 成語拼音:
- zhuō jiàng xié rén
- 成語解釋:
- 挾:挾制。在戰斗中能夠制服敵人,活捉其將領
- 成語出處:
-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父子每舍死忘生,苦征惡戰,扯鼓奪旗,捉將挾人。”
-
172
斬將刈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jiāng yì qí
- 成語解釋:
- 同“斬將搴旗”。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
173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 成語拼音: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
- 成語解釋:
- 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后發。
- 成語出處:
- 《六韜 發啟》:“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
-
174
筑壇拜將
- 成語拼音:
- zhù tán bài jiàng
- 成語解釋:
- 指仰仗賢能。
- 成語出處:
- 《漢書 高帝紀上》:“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韓信)為大將軍,問以計策。”元 王實甫《西廂記 第三本》第一折:“計將安在?小生當筑壇拜將。”
-
175
爪牙之將
- 成語拼音:
- zhǎo yá zhī jiàng
- 成語解釋:
-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勇敢的衛士或得力的助手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圣武記》第11卷:“爪牙之將,用不拘資。”
* 將的成語,帶將字的成語,包含將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