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對字的成語 (78個)

    21

    當面鑼,面鼓

    成語拼音:
    dāng miàn luó,duì miàn gǔ
    成語解釋:
    比喻面面地商量、證或爭論。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1回:“他聽見俺娘說不拘幾時要這話,他如何就慌了。要是我,你兩個當面鑼、面鼓的不是!”
    22

    牛鼓簧

    成語拼音:
    duì niú gǔ huáng
    成語解釋:
    見“牛彈琴”。
    成語出處:
    《莊子·齊物論》“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晉·郭象注:“是猶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術終于昧然也。”
    23

    牛彈琴

    成語拼音:
    duì niú tán qín
    成語解釋:
    ①比喻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方愚蠢之意。
    成語出處:
    漢 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24

    天發誓

    成語拼音:
    duì tiān fā shì
    成語解釋:
    誓:誓言。著蒼天發出誓言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0回:“他也不請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天發誓,親筆寫了貶書,怎么又肯想我,又肯著你遠來請我?”
    25

    屠門而大嚼

    成語拼音:
    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
    成語解釋:
    屠門:肉鋪。比喻心里羨慕而不能如愿以償,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成語出處: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則屠門而大嚼。”
    26

    頭冤家

    成語拼音:
    duì tóu yuān jiā
    成語解釋:
    頭:冤家、仇人。指仇人。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頭冤家!你何苦來還來使促狹!”
    27

    癥發藥

    成語拼音:
    duì zhèng fā yào
    成語解釋:
    病根下藥。比喻針缺點錯誤采取相應辦法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產,這正是癥發藥呢!”
    28

    著和尚罵賊禿

    成語拼音:
    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
    成語解釋:
    表面罵第三者,實際是指桑罵槐罵
    成語出處:
    魯迅《彷徨·肥皂》:“你簡直是在‘著和尚罵賊禿’了。我就沒有給錢,我那時恰恰身邊沒有帶著。”
    29

    癥下藥

    成語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語解釋:
    癥:病癥;下藥:用藥。醫生針病人的病情開方用藥。比喻針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有效措施。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1卷:“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證下藥。”
    30

    證下藥

    成語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語解釋:
    見“癥下藥”。
    成語出處:
    《朱子語類》卷四一:“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證下藥。”
    31

    癥用藥

    成語拼音:
    duì zhèng yòng yào
    成語解釋:
    癥:病癥。針病癥用藥。比喻針具體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
    成語出處:
    宋·陽枋《編類錢氏小兒方證說》:“凡小兒關節脈理百髖九竅五臟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論癥,癥用藥,如指諸掌。”
    32

    風雨

    成語拼音:
    fēng yǔ duì chuáng
    成語解釋:
    指兄弟或親友久別后重逢,共處一室傾心交談的歡樂之情。
    成語出處:
    唐·韋應物《示全真元常》:“寧知風雨夜,復此床眠。”
    33

    橫眉冷千夫指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成語解釋: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待敵人的攻擊
    成語出處:
    魯迅《自嘲》:“橫眉冷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4

    橫眉冷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成語拼音: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成語解釋:
    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待敵人決不屈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成語出處: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5

    驢唇不馬口

    成語拼音:
    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兩不相合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4回:“稍一疏神,便說的驢唇不馬口,那還有什么趣味呢!”
    36

    驢唇不馬嘴

    成語拼音: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兩不相合。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9卷:“驢唇馬嘴夸我解問,十轉五繞你從朝。”
    37

    臨風

    成語拼音:
    lín fēng duì yuè
    成語解釋:
    清風明月。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人的思緒。
    成語出處: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月,笑傲希夷。”
    38

    臨軍

    成語拼音:
    lín jūn duì lěi
    成語解釋:
    臨:面;壘:軍營,堡壘。面敵方軍隊。指作戰的場合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領將驅兵勇戰敵,臨軍壘慣相持。”
    39

    臨軍

    成語拼音:
    lín jūn duì zhèn
    成語解釋:
    臨:面。面敵方軍隊。指作戰的場合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慶賞端陽》第一折:“驟馬橫槍武藝精,臨軍陣見輸贏。”
    40

    驢頭不馬嘴

    成語拼音:
    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成語解釋: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同“驢唇不馬嘴”。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陳正公聽了這些話,驢頭不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 對的成語,帶對字的成語,包含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