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家字的成語 (332個)
-
301
一家一計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yī jì
- 成語解釋:
-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財產,引申為一家人。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把似你守著一家一計,誰著你收拾下兩婦三妻。”
-
302
冤家宜解不宜結
- 成語拼音:
- yuān jiā yí jiě bù yí jié
- 成語解釋:
- 指應該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那人來惹我,尚然要忍耐,讓他幾分,免了多少是非。”
-
303
宜家宜室
- 成語拼音:
- yí jiā yí s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304
一家之辭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cí
- 成語解釋:
- 同“一家之言”。
- 成語出處:
- 《晉書·裴頠傳》:“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而云‘有生于無’,以虛為主,偏立一家之辭,豈有以而然哉!”
-
305
一家之論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lùn
- 成語解釋:
-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易書》:“排斥眾說,以申一家之論,而通往之路狹矣。”
-
306
一家之說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shuō
- 成語解釋:
-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陸贄傳》:“聽一家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
-
307
一家之學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xué
- 成語解釋:
- 自成一家的學派。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漢·班固《典引》:“司馬遷著書成一家之言。”
-
308
一家之言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
309
一家之作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zuò
- 成語解釋:
- 自成一家的著作。
- 成語出處:
- 《宋書·范曄傳》:“不得志,乃刪眾家《后漢書》為一家之作。”
-
310
一家之主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zhǔ
- 成語解釋:
- 家庭的當家人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媽媽是一家之主,有甚煩難?’”
-
311
一家之長
- 成語拼音:
- yī jiā zhī zhǎng
- 成語解釋:
- 家庭的當家人
- 成語出處:
-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六章:“一家之長冒起宗就斷然決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頭發。”
-
312
怨家債主
- 成語拼音:
- yuàn jiā zhài zhǔ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指與我有冤仇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孔思義《造像題記》:“業道受苦及怨家債主,悉愿布施歡喜,速得神生凈土。”
-
313
一客不煩兩家
- 成語拼音:
- 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
- 成語解釋:
- 煩:煩勞,麻煩。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 成語出處: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堂遠禪師》:“一鶴不棲雙木,一客不煩兩家。”
-
314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成語拼音: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 成語解釋:
- 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嘗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315
宜室宜家
- 成語拼音:
- yí shì yí jiā
- 成語解釋:
-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 成語出處:
-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316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成語拼音:
-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
-
317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 成語拼音: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七回:“我說的不是功名么?你們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
318
自報家門
- 成語拼音:
- zì bào jiā mén
- 成語解釋:
- 戲曲演員一出場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來歷介紹給觀眾。指作自我介紹
- 成語出處:
- 宗璞《東藏記》第三章:“嵋慢慢地清楚地自報家門。”
-
319
自成一家
- 成語拼音:
- zì chéng yī jiā
- 成語解釋:
- 在某種學術、藝術或技術上有獨創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體系和風格。也作“自出一家”。
- 成語出處:
- 唐 劉知幾《史通 載言》:“又詩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
-
320
自出一家
- 成語拼音:
- zì chū yī jiā
- 成語解釋:
- 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 成語出處:
- 《魏書 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家的成語,帶家字的成語,包含家字的成語。